下拉阅读上一章

承担你做父亲的角色——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

  

虽然说,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但是孩子并不是一生都需要父亲陪在他身边教育他,这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孩子所需要的父亲教育,仅仅是10年。这一点,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明确指出,真正的父亲最多只有10年。他说,孩子在8岁前,父亲主要是做风筝的,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当孩子成长到8岁以后,父亲要做的就是放飞风筝了。所以,请父亲们一定要承担起自己做父亲的角色,知道应该给孩子什么。

不掩饰对孩子的爱

父爱是需要表达的,所以每一位父亲都不应该掩饰对孩子的爱,要学会表达。如果父亲有良好的表达爱孩子的习惯,孩子就会感受到父亲那伟大的爱,他也会成为一个善于表达爱,乐于表达爱的人,更会把这种好的习惯,好的性情带给他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事业和家庭,从而给他的人生增添几分幸福的保障。

【家教现场】

孩子很淘气,看到父亲买来一个新的大衣柜,他的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想研究一下那个柜子。他东搞搞,西弄弄,发现没什么意思,就想离开。突然,他一抬头看到柜子顶上有一个漂亮的盒子。他心想,那里面一定装了什么好东西,是好吃的,还是好玩的?

在破解谜底的力量的驱使下,他想爬上去看看。于是,他蹬着柜门,踩着抽屉,抓着柜角,爬呀爬……终于爬到了柜子顶上。他心满意足地把盒子拿过来,打开后发现盒子竟然是空的。他有点生气了,一个空盒子,害得自己费半天劲爬上来。他正想下去的时候,才发现柜子实在太高了,他的手脚都软了,浑身有点发抖。

就在这时,爸爸回来了。孩子赶紧求救:“爸爸,我下不来了……”

☆ 家有坏爸爸 ☆

坏爸爸看到眼前的情景,气就不打一处来,“你这个混账东西,爬上去干什么?看我不打你!”坏爸爸的一番话,让孩子更加恐惧了,他蜷缩在柜子靠墙的一角,不敢动弹,也不敢做声。

最后,坏爸爸把孩子抱了下来,还给了他两脚,孩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看孩子爬得那么高,脸上还露出惊恐的表情,他不动声色地说:“孩子,你是怎么上去的?”

“爬上来的。”孩子怯怯地回答。

“既然你能爬上去,就能下来。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向爸爸求救,而要想办法自己解决。爸爸相信你,你一定能下来的,爸爸不离开,就在旁边看着。”好爸爸说。

孩子想,自己总不能一直待在柜子上。无奈之下,他真还一步步地爬了下来。接着,好爸爸走上去,给了孩子一个拥抱,说:“爸爸就知道你能下来,你是好样的!”

【案例分析】

不可否认,好爸爸并没有掩饰对孩子的爱,因为他对孩子有鼓励,有拥抱,还有爱的话语。所以,他自然是个好爸爸,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亲的这种爱。而坏爸爸的斥责,代替孩子解决问题的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首先,斥责会让孩子更加恐惧,不能解决问题;其次,坏爸爸把孩子抱下来,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感。

相信,每一位父亲对孩子肯定是有爱的,这一点每个人都很清楚,可能孩子并不真明白,但这都不会阻止您对孩子的爱。不过,我们一方面要学会给孩子传递有理智的爱,另一方面也不要刻意去掩饰自己对孩子的爱,要勇于去表达,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您对他的爱是多么的深沉与伟大。

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父亲”的角色就赋予了我们很多的责任与义务。尽一位家长的所能去爱孩子,抚育孩子,不仅仅是母亲的事情,更需要每一位父亲去思考,去实施……【教育建议】

建议一:把对孩子的爱表现出来

作为父亲,也应该有像母亲一样的铁骨柔情,其实,孩子也需要这样的父爱。只是,有时候因为我们的偏见,总是把做父亲的爱掩盖得严严实实。这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感受不到您的爱的。所以,每一位做父亲的,都应该放松一点,把对孩子的爱表现出来。一旦您这样做了,您将会发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会与以前大不一样。

建议二:在生活的点滴中爱孩子

孩子早晨晚起时,父亲也可以催促他;孩子上学前,父亲也可以叮咛他;孩子晚上做作业时,父亲也可以陪伴他;孩子被评为三好学生,父亲也可以赞扬他,与他一起分享喜悦;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亲也可以给他鼓励和帮助……

在生活的点滴中,我们都可以表现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会因为父亲的爱而乐而忘忧。在孩子眼里,这样的父亲就像神的化身,而父亲的爱就似神的光芒,让他陶醉其中。

建议三:与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

孩子没有游戏,就等于没有童年,因为玩游戏是最适合孩子认知和娱乐的方式,而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能在孩子心中种下创造和幸福的种子。孩子玩游戏是需要伙伴的,对孩子来说,父亲是最合适、最有魅力的游戏伙伴。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融洽许多,孩子会从中感受到父亲对他的爱,而父亲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也会感觉这是人生的幸福时刻。

建议四: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亲要知道,爱是教育孩子的润滑剂,所以,请不要吝啬对孩子说“孩子,爸爸爱你!”可能口头表达这几个字有点难为情,但也应该尝试去说。也许就是这样一句话,就能拉近自己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当然,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您对孩子的爱,比如,睡前给孩子一个拥抱,或是吻一下孩子的额头,或婉转地告诉他:“孩子,与你在一起,爸爸真开心。”

【教子箴言】

作为父亲,不要掩饰对孩子的爱,否则,孩子会感觉不到父亲也是爱他的。当然,这就会影响父子之间的和谐关系。父亲要爱孩子,也要让孩子知道您是爱他的。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做事的动力。所以,请父亲们将自己对孩子的爱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吧!

呵护孩子的心灵世界

孩子的心灵世界是独特的,父亲要用心去关注,去深入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您将会发现,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孩子渴望尊重、理解、信任、赏识和认可。所以,父亲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赞许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家教现场】

星期五的生物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周末到野外采集一些植物做标本。老师还说,最好能让父母陪着,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放学回家后,张诚向爸爸说了这个作业。爸爸满口答应:“没问题,明天爸爸也休息,正好可以陪你去,爸爸也想放松一下心情啊!”

第二天,张诚和爸爸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后,就匆匆赶往郊外。他们来到郊区,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植物。突然,张诚看到一只野兔,他兴奋地大叫起来:“爸爸,快看呀,那有一只大野兔!”

☆ 家有坏爸爸 ☆

坏爸爸瞅了一眼,说:“唉,可惜它离我们太远了,不然我们一定会抓住它,然后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野兔大餐。”

听到爸爸的话,张诚的心震了一下。但很快,他的双眼也开始紧紧盯着那只兔子了,目光中充满了征服的欲望。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说:“是哦,你的眼睛可真尖。今天的天气这么好,那只兔子也出来晒太阳,享受好天气呢!”

张诚说:“爸爸,您会去捉它吗?”

爸爸说:“当然不会,说不定人家是一家人出来晒太阳呢!你想想,如果有人把你抓走了,爸爸妈妈该有多么难过呀!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从野兔的家里夺走一个成员呀!”

【案例分析】

面对同样的场景,好爸爸和坏爸爸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有时候,父亲的情感也应该细腻一点,因为您要考虑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呵护他的心灵世界。否则,孩子可能就会被父亲的那种攻击性所感染,很快变得也具有攻击性,这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不利的。

如果您请教教育专家一个问题:孩子怎样才算是接受了完整而且是有效的教育呢?相信几乎所有的教育专家都会回答:“身心健康!”是的,孩子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更需要健康的心灵,需要品行端正,需要心态与年龄相符……那种少年老成或是心智未来的孩子都是心灵不健康的表现。

今天,身体健康对很多孩子来说,几乎不成问题。但是,心灵健康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多见。所以,作为父亲,您应该呵护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心灵健康,心智健全,您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与爱戴。

所以,父亲要深入孩子的心灵世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越是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能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相信,为人父者,一定会从这句话中学会呵护孩子的心灵世界。

【教育建议】

建议一:不要忽略孩子的心灵需求

上小学二年级的雯雯放学回来,高兴地把自己97分的数学试卷给爸爸看。爸爸接过试卷,眉头一皱说:“才考97分?有没有考100分的?”雯雯低声说:“有。”“你瞧瞧人家,你怎么就考不了100分呢?真笨!”爸爸很失望,也很生气,雯雯的心里也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不难看出,雯雯只是希望能得到爸爸的一两句表扬。可是,面对孩子高高兴兴递过来的试卷,父亲却完全忽视了她的心灵需求。其实,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盲区。

父亲应该知道,孩子成长的最大财富就是心灵健康。孩子的心灵很脆弱,需要父亲的理解,肯定与鼓励,需要父亲的呵护。如果父亲用“笨”来评价自己的孩子,那这种情绪化的语言无疑是对孩子最严厉的判决,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所以,请父亲一定要时时注意重视孩子的心灵需求。

建议二:对犯错的孩子要因势利导

一个7岁的孩子出于好奇,把家里养的一只鹦鹉给杀了,他想看看鹦鹉为什么会说话,它的肚子里究竟有什么。父亲知道后,并没有打骂孩子,也没有责备孩子,而是耐心地对孩子说:“我们要有慈悲心,不应该杀害无辜的生命,要尊重生命。动物和人一样,生命都是很宝贵的。”既然孩子已经杀了那只鹦鹉,这位父亲就让孩子给鹦鹉画一张内脏器官的解剖图。很多年后,这个孩子成了一名生物学家。他说:“正是父亲呵护了我的心灵,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这位父亲很有智慧,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没有盲目追究孩子的责任,而是因势利导,十分理智地呵护了孩子的心灵,还让他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所以,当我们面对“闯祸”的孩子时,需要向这位父亲学习,要教育和引导,而不是粗暴地去伤害孩子的心灵。

建议三: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

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他也有自尊心,也能分辨出好话与坏话来。如果父亲不注意,当着孩子的面议论他的缺点,很可能就会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两位父亲去幼儿园接到孩子后,一同搭车回家。在车里,他们开始悄悄议论孩子。一位父亲说:“你孩子的很伶俐,很可爱。”那位父亲也说:“你的孩子很乖,很聪明。”两个孩子就默默地听者。突然,一位父亲叹了口气说:“唉,我们家孩子丑了点,没你们家孩子好看呀!”当这位父亲在议论自己孩子的不好时,孩子会没有感觉吗?要知道,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自尊心很强。这个孩子会怎样面对自己的父亲,面对同车的那个小朋友呢?所以,父亲不应该这样说孩子。即使是别人这样说了孩子,父亲也应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其实你很漂亮,尤其是在爸爸妈妈心中更漂亮。”

建议四: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

父亲要知道,孩子需要温暖,需要爱,他也有尊严,也有想法,是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我们的附属物。孩子虽然是我们亲生的,但也不要以“都是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对孩子随意教训,这是不合适的。父亲要舍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避免让自己的暴力言行伤害孩子。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威胁恐吓孩子,不要看不起孩子,不要对孩子羞辱和斥责,等等。要端正自己的心,记住一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教子箴言】

要想做一位好父亲,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一颗平和的心待人处世。也只有让自己静下心来,才能正确地面对孩子,才能呵护孩子的心灵,才能处理好他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

和谐家庭,父亲有责

每位父亲都是爱孩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有时候您会和孩子的母亲产生一点矛盾,比如,生闷气、吵架等等。但不管什么时候,您都应该知道,既然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就应该给他幸福,就应该给他一个和谐幸福的家。这是每一位父亲的责任。

【家教现场】

小志的爸爸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每天都由专门的司机接送他上下班,司机对小志的爸爸毕恭毕敬。企业里的员工对爸爸也是非常尊敬,都谨小慎微的样子。小志常为自己有这样一个爸爸而骄傲和自豪。

一天,小志和邻居家的孩子小宾在一起玩。不知因为什么,两个孩子吵了起来。小志炫耀地说:“我爸爸是大老板,他管了好几百人,别人都怕他!”谁知,小宾不买他的账,他哼了一声,说:“才不是呢!我听见有阿姨说你爸爸是‘妻管严’,他怕老婆!”小志气得跳了起来:“你胡说!”

回到家后,小志就问爸爸:“爸爸,别人说你怕妈妈,是‘妻管严’,是真的吗?”

☆ 家有坏爸爸 ☆

坏爸爸一听,立马站起来,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听谁说的?爸爸是企业家,也是一家之主,怎么能怕你妈妈呢?”

小志说:“就是,我也不信!”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在小志的心里,还是有一丝疑惑:“爸爸不怕妈妈,那为什么有人会背后这么说呢?”

坏爸爸接着说:“别听别人瞎说,赶紧回屋写作业去吧!”

小志快步溜进了自己的房间……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看着儿子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的小脸,还有那一副疑惑的表情,并没有责怪他,也没有想找个借口搪塞孩子,而是微笑着对小志说:“爸爸和妈妈之间,没有谁怕谁的问题。只是爸爸尊重妈妈的意见,那是对妈妈的爱。你想想,妈妈每天也非常辛苦地工作,有时候回家那么累,还要煮饭、做家务,有点小脾气也很正常。爸爸是个男子汉,能为这点小事跟妈妈吵架吗?爸爸对妈妈宽容,就是想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啊!”

听了爸爸的解释,小志好像明白了很多。他点了点头,非常认真地说:“爸爸,从今天起,我也像爸爸一样,做个男子汉,体会妈妈的辛苦,让着妈妈。”

【案例分析】

好爸爸会跟孩子耐心解释“怕”妈妈的原因,不是怕,而是爱与尊重,这样,孩子也能受到父亲博大胸怀的感染,从而说出“像爸爸一样,做个男子汉”的话来。同时,孩子也理解了爸爸和妈妈的不容易。相反,如果像坏爸爸那样,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爸爸的怒气,是爸爸的搪塞,而且他最终仍旧满腹狐疑,不明白爸爸到底是不是怕妈妈。

美国《科学》杂志曾发表过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的文章,文章说,这位心理学家曾对4000名独生子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智商要高。无独有偶,美国伯克利研究中心曾追踪观察过61名儿童,结果表明,生长在情感极差的家庭中的20名儿童,不仅智力落后于其他儿童,而且身体发育也不好,明显比其他儿童矮小。

可见,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愉悦的情绪是孩子生长发育以及健全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的和睦与幸福、父亲的关怀与爱护,是孩子思维创造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难怪有人说,和睦的家庭是孩子的最佳补品。的确,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即使他的补品吃得再多,营养条件再好,他的生长发育也不如得到家庭温暖的孩子好。和谐家庭,父亲有责。作为父亲,除了影响孩子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了以身作则外,还需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充满爱的和睦家庭作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环境。

【教育建议】

建议一:懂得适时地夸奖、赞扬妻子

作为父亲,一定不要以任何借口来逃避教育孩子的责任。要从妻子的背后走出来,与妻子一起承担起照顾、养育孩子的责任。作为父亲,首先要做的是尽量在孩子面前夸奖、赞扬自己的妻子。同时,父亲还应该表现出对妻子的爱慕行为、关心行为、体贴行为等,比如,多为妻子分担一些家务劳动,吃饭时给妻子的碗里夹点菜,妻子劳累时给她捶捶背,捏捏肩等。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爸爸和妈妈是相亲相爱的,自己的家庭是温暖幸福的。但是,夫妻亲昵行为要把握一个度,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做太过亲密的动作。

建议二: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

在家庭中,创建民主、平等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父亲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平等的意识,尊重孩子。让孩子对父亲的“怕”变为发自内心的尊重。父亲也不要控制孩子的发言权,要给他自幼表达的空间,做他的忠实听众。

另外,父亲也要明确一点,自己虽然是一家之主,但遇到问题也要跟妻子商量,最好也能让孩子在场,听一下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家庭的民主与平等。

建议三:别让婚外情毁了幸福的家

当今社会,婚外情比较泛滥,尤其是一些功成名就的男人或父亲,很多时候经不起社会的诱惑,甚至为了寻求所谓的刺激,让自己陷入婚外情而不能自拔。这些父亲大都存在侥幸心理,以为不会出事,甚至幼稚地认为,别的男人也都这样,这是一种“时尚”。殊不知,凡是陷入婚外情的,没有一个能长久地让婚外情存续下去的,即使能让自己“快乐”一时,也难免逃脱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甚至家破人亡的结局。

古人早就说过:“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婚外情,没有一个不是为了一个“淫”字。聪明过人的父亲们,请您看看周围那些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人,有多少是与“淫”有关的,又有多少所谓的成功男人因为“淫”而败家的。如果您还心存侥幸,那无异于玩火自焚。如果您相信天道,那就赶紧收手,回到妻子的身边,与妻子一起,给孩子撑起一个幸福的家。其实,这也是在践行“百善孝为先”,您人做好了,家和睦了,孩子教育好了,老人自然就不担心了,所以这也是对老人尽孝,这是“百善之首”。

【教子箴言】

一位教育家曾说:“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好的开端,就是创造愉快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环境。”确实如此,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切,都需要父亲义不容辞的参与。所以,每一位父亲都要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和睦与文明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家庭残缺,爱不能残缺

当夫妻面临分道扬镳的时候,一道残酷的选择题就会摆在孩子的面前:“跟爸爸还是跟妈妈?”当孩子无奈地要做这套选择题时,他幼小的心灵一定会处于两难的境地。虽然孩子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家庭破碎的原因,然而,他心里一定不愿意失去血脉相连的任何一方。

【家教现场】

菲菲上小学四年级,非常活泼好动,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老师经常表扬她。可最近一段时间,老师发现菲菲沉默了许多,很忧郁,也不愿意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了,上课也时常发呆,学习成绩也在慢慢下降,就连放学后也是慢慢悠悠地走路,一副不着急的样子。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很想知道。

这不,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在作文中,老师看到菲菲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生日那天,爸爸妈妈离婚了。晚上回到家,没人给我过生日。我很难过,睡觉时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妈妈给我送了一个大蛋糕,我高兴极了,朝着蛋糕走了过去。可是,我看到蛋糕上的字不是‘生日快乐’,而是两个大字——‘离婚’……” 老师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父母离婚造成的。

前几年,菲菲的爸爸不甘于现状,看到别人都下海挣到了钱,于是也蠢蠢欲动,筹集了几十万元钱,到深圳去经商了。由于菲菲还小,他就让妻子留下来照顾孩子。平时,他就通过电话与孩子和妻子沟通。

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几年后,他在妻子和孩子所在的城市开设了分公司。妻子和孩子本以为这次全家就能团聚了,没想到这个爸爸更忙了,而且突然提出要和妻子离婚。

☆ 家有坏爸爸 ☆

坏爸爸的理由是妻子太老土了,与他的身份不相配,他要与一个小他十几岁的年轻女士结婚。这让妻子和孩子都深受打击。而且,他还坚持,因为自己忙,所以让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每个月除了给孩子3000元的生活费外,别的一概不管。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的理由是因为跟妻子长期分居,感情日渐淡漠,所以离婚。虽然跟孩子的妈妈离婚了,但他却没忘记对孩子的关注,除了给孩子必要的生活费外,他还不忘去探望孩子,经常去学校接孩子与他住一住,很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还积极让他的新妻子与孩子交流。这样,对孩子来所,虽然父亲和母亲分开了,但她还是能够感受到父亲对她的爱。

【案例分析】

其实,在这里,好爸爸这个称谓也有些牵强,只是相对于那个坏爸爸,他好了一点,仅此而已。父亲应该知道,因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离婚,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毕竟,孩子得到的爱再也不能与在一个真正健全的家庭得到的爱相比。

据有关专家研究,家庭出现变故的责任方多是父亲。当父亲在与妻子闹矛盾,甚至对妻子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为孩子考虑过?当父亲准备与妻子离婚时,有没有为孩子想过,如何让孩子面对残缺了的爱?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原本生长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安享快乐的童年,却突然有一天面对家庭的破裂,他应该如何去面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缺少了母爱或者父爱,就会与普通的孩子有着截然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父亲们,当您真离婚了,您真能获得自由吗?真能让自己轻松起来吗?面对还没有长大的孩子,照顾他的吃喝拉撒睡,顾及他的感情和教育,都得由您一个人来做了。所以,作为一个男人,可能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是失败的无奈的选择。但同时,也要为孩子考虑一下,家庭虽然残缺了,对孩子的爱坚决不能残缺。

【教育建议】

建议一:将离婚的事实告诉孩子

如果父亲和母亲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离婚,那就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将离婚的事实告诉孩子。虽然,这对孩子来说,是很残忍、很痛苦的一件事,但还是必须去做。作为父亲,应该坦诚地明确地与孩子沟通,也许这种积极的态度能让您得到孩子的理解。隐瞒是不现实的,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当孩子有一天发现您在欺骗他时,他心灵受到的伤害更大。而且还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离婚完全是为了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孩子完全没有关系。

建议二:精心地照顾孩子的生活

离婚了,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但父亲也要尽好自己的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

如果孩子跟父亲生活,作为父亲,切不可把孩子推给保姆,这对孩子不负责任;也不可推给年迈的父母带,这是对老人的不孝。一定要精心地照顾孩子的生活,既要做爸爸,也要做妈妈。刚开始时,可能您和孩子都不能适应这种生活,但只要坚持下去,养成习惯,您就一定能够“掌控全局”,孩子也会听您的话。

当然,您还要让孩子经常去看望他的妈妈,让他不能缺少母爱。另外,也需要跟前妻做好沟通,双方必须抛开感情纠葛,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进行良好的合作,齐心协力地把孩子教育好。

如果孩子跟了妈妈,作为父亲,也应该像上面的好爸爸一样,经常去看一下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让孩子感到父亲并没有远离他。

建议三: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

除了关注孩子的生活,还应该尽力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当孩子晚上睡不着觉时,作为父亲,也可以跟孩子讲一些小故事或小笑话,让自己与孩子在笑声中入睡。父亲只有多与孩子交流感情,才能走进他的世界。

建议四:协调好新妈妈与孩子的关系

当父亲建立新的家庭后,孩子就会有一个新妈妈。作为父亲,一定要协调好新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要让孩子有“后妈都是可恶的”想法。当然,最重要的是让您的新妻子做好心理准备,去接纳、去好好对待这个孩子。当新妈妈做好自己的本分时,即使孩子再有抵触情绪,也慢慢地会被新妈妈的爱感化的。

建议五:避免对孩子的补偿和高期望

作为离婚的父亲,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感觉离婚亏待了孩子,对孩子补偿心切,不忍心对孩子严格要求,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二是自认为感情破裂,自己家庭生活很不幸,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过高,对他过于严厉,从而带给年幼的孩子不该承担的沉重。这两种倾向都属于极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绝对不利的。作为父亲,一定要注意避免。

【教子箴言】

当您终于离婚时,当您准备长长地舒一口气的时候,也要在心里生起一丝忧虑,我的孩子怎么办?他是否能够承受父母离婚的痛苦?但是,既然已经离婚了,就做一个决定吧,不要让自己和前妻对孩子的爱也变得残缺不全。

别让不良嗜好影响孩子

作为父亲,您是不是有一些不良的嗜好,比如,不分时间、场合地吸烟或是喝酒甚至是酗酒,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毛病?如果您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身体健康,能够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那就请您尽量避免让自己的不良嗜好影响孩子吧。

【家教现场】

有一位父亲特别爱喝酒,几乎每天都要去小酒馆喝两杯,喝完就醉醺醺地回家,躺倒就睡。

有一天,外面下着雪,这位父亲又想去外边喝两杯,当他走在去往小酒馆的路上时,隐约听到后面有响声,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就要快到小酒馆的时候,这位父亲回头看了看,原来是他的儿子正跟在他后面,而且是踏着他的脚印往前走。

☆ 家有坏爸爸 ☆

看到儿子,这位父亲立即大吼一声:“你这个家伙,不好好待在家里,外面这么冷,跟在我后面干什么?赶紧回去,看我不打你!”

孩子停住脚步,怯怯地问:“爸爸,您又要去喝酒吗?”

父亲说:“大人的事情你也想管呀!好好念你的书就行,别的不用你管!”

孩子撅着小嘴,转过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 家有好爸爸 ☆

看到这个场景,这位父亲一下子醒悟了,儿子在走他走过的路,他的目的地是酒馆,那儿子也一定会走进酒馆。他不敢往下想了。他突然明白,他所有的行为都正在影响着小小的孩子。

于是,他定了定,回过头,走向孩子说:“儿子,咱们回家吧!”孩子说:“爸爸今天不去喝酒了吗?”这位父亲说:“爸爸以后再也不喝酒了。”从此,在那个酒馆里,再也没有见到这位父亲的身影。

【案例分析】

这位爱喝酒的父亲,如果像坏爸爸一样,不能及时觉醒,不但会毁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很有可能为小酒馆培养出20年后的酒鬼,他的儿子如此,他的孙子呢?世世代代都要成为小酒馆的常客吗?而好爸爸却因为自己的一念转变,不但救了自己,也救了孩子,救了整个家庭,甚至救了他的子孙后代。

曾读到一项针对某市466名高中生和389名初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182人存在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1.29%,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恐怖等10种。父亲不良嗜好多的孩子发生恐惧、焦虑和偏执问题的可能性分别是父亲无嗜好孩子的4.14倍、2.68倍和2.66倍。调查结果表明,引起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他们的父亲。父亲的不良嗜好多、情绪急躁以及家庭不和,都容易让孩子患上“心病”。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小区里有总是一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父亲,他们的嗜好就是整天搓麻将赌博,或者是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喝酒,然后神侃,总之,就是一副没有人生抱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样子。可是,他们的孩子是怎样的呢?不是学习成绩差,就是有厌学情绪,要不就是经常逃学,在社会上瞎混,也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父亲一旦沉溺于不良嗜好中,就会无暇照顾和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也就不会主动跟孩子交流思想感情,从而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父爱,进而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

所以,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和家庭,请沉溺于不良嗜好的父亲们醒一醒,下决心从不良嗜好中走出来,别让自己的嗜好再潜移默化地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了。

【教育建议】

建议一:给孩子做好成长的榜样

孩子的模仿力是相当强的,他的成长十分需要好的榜样,而最好的榜样就是父亲。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父亲整天游手好闲,得过且过,那孩子也会如此,不会比父亲好到哪里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样的父亲想指望孩子有一天能出人头地,说得不客气一点,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父亲应该给孩子做好成长的榜样。这样,父亲在孩子心中就会有威信,对孩子的说教也会管用,孩子能听进去。父亲的行为习惯好了,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建议二:从戒烟、限酒开始改起

很多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程度会让人肃然起敬,但是,这些父亲却忽略了一些自身的问题,比如吸烟、酗酒、玩牌、赌博、玩网游等。

一位父亲是个十足的瘾君子,白天在公司抽烟很厉害,晚上回到家也照抽不误。后来,他的儿子出生了,妻子提醒他不要抽烟了,对身体也不好,还影响儿子的健康。结果,仍然没有多大的效果,而且,这位父亲还一脸的无奈。可能,像这样的父亲也不在少数吧。

还有一位父亲,晚上经常陪孩子写作业,但是他却是烟不离口,结果每次都把孩子呛得够受。当家访的老师看到这个情景后,就对他说:“你的孩子学习不太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你这个父亲没有太尽责,二是你经常抽烟,严重地影响了孩子。我还了解到,孩子也曾偷偷抽烟。您想,父亲改不了不良嗜好,孩子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其实,吸烟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这点大家都知道;适量饮酒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但酗酒就比较麻烦了。所以,要想做个好父亲,想改掉自己的不良嗜好,先从戒烟、限酒开始,再慢慢过渡到其他不良嗜好上。要对自己狠一点,才是真正对自己好,对孩子好。

建议三: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

俗话说,教儿教女先教己。父亲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应该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看是否有新的不良嗜好诞生。在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去改正,千万不要懒,不要拖。这样,父亲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才能真正言传身教,让自己对孩子发挥最大的正面影响力。

【教子箴言】

如果父亲一边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一边还在打麻将,那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以身作则,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以,父亲如果不改掉自己的不良嗜好,是没有办法给孩子好的影响的。如果您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为了孩子,相信您一定会努力去改正不良嗜好的。

做孩子眼中的“英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发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父亲所做的每一件事,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而且都会在他的心里种下印象。当然,他还会效仿父亲的行为。所以,每一位父亲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最大努力做孩子眼中的“英雄”,用积极的形象去影响孩子。

【家教现场】

林浩的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身上有军人的很多气质,如果路遇不平,他都会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在林浩的眼里,爸爸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是他心目中的超级英雄。

一天,林浩和爸爸乘公交车去办事。一个小偷把手伸进了一位老大爷的包,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幕,但没有人做声,也没有人出手相救。突然,林浩的爸爸一把抓住小偷的胳膊,说:“住手,你还是跟我到派出所吧!”小偷恶狠狠地威胁他,林浩可真是为爸爸捏了一把汗。很快,爸爸就把小偷制服了。大家都开始称赞爸爸,林浩的心里很高兴,暗暗地想:我以后也要做像爸爸那样的人,抓坏蛋。

☆ 家有坏爸爸 ☆

爸爸对林浩说:“你以后也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能让坏人欺负好人。你要提高身体素质,练本领,惩罚坏人就得靠武力。”

林浩从爸爸身上学到了行侠仗义的精神,他也成了班里的大英雄。要是哪位同学受了欺负,只要找到林浩,就能找回“公道”。不过,林浩却成了班里的问题学生,三天两头就跟人家打架斗殴。

有一次,他为了惩治一个所谓的“坏男生”,竟然把那个男生打进了医院。当男生的妈妈找到林浩的爸爸时,爸爸怎么也不能相信,自己的孩子怎么会如此残忍地对待同学。爸爸有点气急败坏,拉过林浩就给了他两巴掌。林浩委屈地哭了……

☆ 家有好爸爸 ☆

爸爸对林浩说:“你以后也要见义勇为,不能让坏人得逞。但你要记得一点,千万不要为了帮助一个人而去伤害另一个人!你不要认为,什么事情都要靠武力解决,要善于运用你的大脑思考,用智慧解决问题。”

林浩听了爸爸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一次,班里一位女同学的头发被一位男生扯了。林浩知道后,就想去教训一下那个男生,但他马上想起了爸爸说的话,于是就改用另外一种方式,和那个男生去交谈,指出了他的错误在哪里。最后,男生向那位女生道歉,他们三人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对林浩提出了表扬:“你做得很对。伸张正义,帮助弱小是对的。他欺负别人不对,如果我们也用武力去惩治他,那也是以强凌弱。所以不能好心办了坏事。爸爸很高兴,你能用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好样的!”

【案例分析】

因为坏爸爸对孩子缺少正确的引导,当孩子看到爸爸见义勇为时,就在心中种下了正义的种子,这本来是好事。但是,坏爸爸却对孩子说,惩罚坏人要靠武力。这让明辨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孩子误认为,只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于是好心办了坏事。

而好爸爸能事先告诉孩子,并不是什么正义行为都能靠武力解决,而应该通过思考,运用智慧去解决。这样,孩子在遇到事情时,就不会鲁莽行事。比如,面对同学被欺负时,孩子还是会站出来,只不过,他是给做错事的同学指出错误。所以,在孩子的眼里,好爸爸肯定是英雄,因为爸爸有正义感,有强健的体魄,还有不凡的智慧。

所以,有时候英雄并非仅是那些有过丰功伟绩的人物,身边的普通人也能成为英雄。对孩子来说,父亲就应该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父亲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进而激发出孩子内在的英雄潜力。那么,父亲怎样才能做这个“英雄”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让自己具备正义感

正义感是一个抽象概念,表现为惩恶扬善、锄强扶弱,与邪恶、丑陋的行为作斗争。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偶像,这个偶像本身就应该具有正义感,能坚持正确的是非观念和道义感,从而积极地影响孩子。

当然,父亲也应该让孩子从小分清对错、善恶、美丑,懂得支持、赞扬正确美好的事物,谴责、批评错误丑恶的事物。在孩子刚刚建立起是非观念时,父亲要给他灌输正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就能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也能表现在他的行为上。

建议二:给孩子动手做示范

动手能力是孩子生存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手与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作为父亲,应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但这个前提是,父亲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才行,这样才能让让孩子佩服您,如果仅仅是说教,而不能给孩子做示范的话,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父亲不只是让孩子去换水龙头、修电器、扫地、擦桌子等等,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钳子、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用扫把、抹布去做家务,用工具制造玩具,等等。这在无形中就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您做孩子心中的“英雄”。

建议三:与孩子一起搞探索活动

父亲应该让自己的探索精神强大一点,和孩子经常在一起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动。比如,孩子把玩具拆开后,不要骂他,而应该鼓励他去重新安装上,甚至和孩子一起拆玩具,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当父亲对一件事物比较感兴趣时,也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来。所以,父亲应该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同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孩子。

建议四:培养自己超凡的能力

一般来说,英雄人物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们是别人依赖的对象,而从不去依赖别人。从这点来看,父亲还应该让自己具有超凡的能力。遇到问题时,一定要首先想办法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而不是逃避或者寄希望与他人。父亲一旦具备了这种实干精神,就会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无所不能的形象,从而让自己会更接近英雄。当孩子长期感受父亲超凡的能力时,就容易受到影响,就能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自然也不会退缩。

【教子箴言】

无论您是粗犷豪放,还是细致体贴,作为父亲,您都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英雄。所以,您要时刻提醒自己担当好这个英雄的角色,时常自问:“我这个英雄父亲是否合格?”时常警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榜样,要让‘英雄’名至实归。”

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今天,很多孩子都不愿承受困难,也不能接受批评,很脆弱,不坚强。其实,这对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作为父亲,有责任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父亲只有让孩子从小就锻炼坚强的意志,他才能增强应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困难。

【家教现场】

两位父亲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有一次,他们探讨的话提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坚强的人”,他们一致同意,要想让孩子变得坚强,就要严格要求孩子,让他拥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

这种想法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孩子确实需要坚强。但是,两位父亲的做法却并不一样。于是,也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教育效果。

☆ 家有坏爸爸 ☆

坏爸爸经常对儿子说:“你要做个好孩子,做个乐观的孩子,你要坚强,而且一直坚强下去。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害怕,也不要哭泣,更不要退缩。”

儿子记住了爸爸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始终保持微笑。当他看到其他的孩子因为困难而哭泣时,他也不会动容。因为,在他眼里,凡事都要坚强,凡事都要靠自己。那些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爸爸还不时地对儿子说:“好样的,要坚持下去。你是个坚强的孩子。”

结果,儿子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甚至,有一位朋友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冷漠侠”。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为了培养孩子,特别制订了一整套现代型的教育方案,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有一天,风雨交加,好爸爸带着儿子来到一处古刹,他并不是让儿子参观古刹,而是让他丢雨伞,站在古塔下淋雨。爸爸指着高耸的古塔说:“你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将来要走向竞争激烈的社会,就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我们比赛,围绕宝塔跑6圈!”说完,他带头跑了起来,儿子即使在泥泞中跌倒了,也迅速爬起来再跑,不敢落后。

他还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去徒步旅行,让孩子学会自控和忍耐,有时还和孩子一起禁食,以学会忍饥挨饿求生的本领。比如,在与孩子一起禁食的那一天,他让饥肠辘辘的孩子面对吊胃口的饭菜,克制食欲,宁可忍饥挨饿,也不去碰一下食物。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自制力和耐力,让他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最终,这位爸爸的心血没有白费,儿子果然成了一个十分坚强的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志力等都比同龄的孩子强很多。

【案例分析】

坏爸爸只是对孩子说教,让孩子坚持坚强,而对于坚强的真正意义,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于是,他以为自己是坚强的,结果反而让自己走向冷漠。虽然,坏爸爸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这样的鼓励,很容易把孩子推向一个极端——冷漠。这样的孩子,外在表现得很坚强,从来不喊苦不说累,但内心已经变了样,是冷漠的。冷漠就好像烂了心的水果,即使外表再光鲜,但“本质”已经坏掉了。这一点确实需要父亲们警惕。

而好爸爸则善于利用各种场景,和孩子一起磨练意志。当孩子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并能在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困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时,他就不会再害怕困难,反而能够坚强地去面对。

通往成功的道路崎岖而漫长,路上可能隐伏着各种险阻,孩子用什么去对付它们呢?怎样走向已定的目标呢?坚强是很必要的。但坚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培养和教育形成的。那么,父亲应该怎样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给孩子树立坚强的榜样

在生活中,父亲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孩子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如果一位父亲面对困难时,只知道长吁短叹,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而不去积极地想办法克服,那他的孩子也一定不会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所以,父亲一定要以身作则,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作出束手无策的样子,而应该理智地告诉孩子:“爸爸遇到了困难,正在想办法,爸爸通过努力一定会解决的。”在困难排除后,要及时与孩子沟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信心,鼓足勇气,努力想办法,就一定能够克服。这样,父亲就会给孩子树立坚强的榜样,孩子就能够受到父亲的感染,遇到困难时,他也会尽力克服。

建议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在公共汽车上,有人给一个5岁男孩让座。男孩的爸爸却对让座的人说:“让他站着吧,他已经到了该自己站立的年龄了!”所以,想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来看待。只有让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双腿才会坚强,他的意志才会坚强。要让孩子吃点苦。其实,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是自己,而不是环境。

建议三: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父亲一般倾向于自立,所以,也应该教育孩子自立,不对孩子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去处理问题。包办代替,容易让孩子形成软弱性格,也会导致孩子的鼓励生活能力降低。比如,孩子摔倒了,父亲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当孩子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时,父亲应该在后面鼓掌说:“真勇敢!”这样给孩子以自信心。可见,要想让孩子坚强,就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建议四:教孩子凡事都坚持一下

一个人如果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足够的意志再坚持一下,这种坚持足以让他取得成功。一位父亲这样描述自己儿时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因为不小心,手指被伙伴弄出了血,疼得眼泪就要掉下来了。但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最后,我忍住了眼泪,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和小伙伴们玩。我知道,如果我的眼泪掉下来,伙伴们就会认为我是懦夫,以后就再也不和我玩了。现在,我也告诉我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要再坚持一下,你将成为强者!”

作为父亲,只要让孩子坚持,他就能培养出超凡的忍耐力,就会变得很坚强。

建议五:适当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通常,男性比较喜欢劣性刺激。所谓劣性刺激,是指一些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实际上,劣性刺激是人生必须体验的经历。作为父亲,应该尽早让孩子去体验,从而让孩子早日学会坚强。所以,父亲也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烈性刺激:

1.困难。父亲应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一些困难,常给他制造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在这当中,父亲需要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也要教给他克服困难的办法。

2.饥饿。饥饿是一种挑战生理极限的刺激。今天,很多孩子挑食、偏食,父亲可以适当让孩子尝一下饥饿的滋味,让孩子在饥饿的刺激下学会控制自己的偏好。

3.批评。父亲要给孩子明确规定他不应做的事,比如打人、骂人、偷东西等,如果他做了,就要接受严厉批评,以此改变孩子脆弱的心理状态。

4.惩罚。孩子犯了较大的错误,父亲要给予他适度的惩罚,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把他关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不允许买他想买的玩具等。

5.吃苦。今天的孩子很娇弱,父亲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如多让他参加一些野营活动,让他在艰难的条件下吃点苦,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

6.忽视。生活中,不要处处以孩子为中心,适当地忽视一下他,让他学会调整心态,从而有助于他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建议六:不要把冷漠当作坚强

父者一定要特别注意,千万别把冷漠也当成坚强。坚强和冷漠看似不相干,因为坚强是积极向上,而冷漠则是不近人情、冷酷。但实际上,坚强和冷漠的界定就在一念之间。

坚强是敢于面对困难、逆境等,不妥协,不惧怕。坚强的人,他的心是“热”的,他再要求自己坚强的同时,不会失去同情心,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会伸出援手,以自己的坚强带领他人走出困难。冷漠的“坚强”以小心眼为基础,他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害怕别人看出他的软弱,所以他故作“坚强”,为坚强而坚强。冷漠的人,没有同情心,往往与人与敌对情绪,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而且还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作为父亲,一定要理解坚强和冷漠的本质意义,在教育孩子时,避免出现偏激的情形,否则,孩子可能就会踏入冷漠的沼泽中。

【教子箴言】

坚强是成功的核心品质。这个世界上不缺少高智商的人,而是缺少坚强的人。获得巨大成就的往往不是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有坚强意志的人。坚强是成才和成事的内在动力,可以让人走向成功。所以,为人父者,一定要尽全力把坚强的品质传递给孩子。

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 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追求父亲的信任是孩子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父亲的信任能够唤起孩子的自爱、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不断进取。所以,在家庭中,父亲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这种信任意味着理解、爱护、重视和鼓励。

【家教现场】

张晔今年10岁,被父亲视为心肝宝贝。父亲从来不肯放手让上四年级的儿子独自上街,甚至离家几步的地方都不肯让他一个人去。父亲的顾虑比较多:怕孩子马路被车碰着、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知道怎样处理等。张晔曾多次试着挣脱父亲的手,想一个人做点什么事。可是,每次他都被父亲给硬拽了回来。

之所以这样,是父亲对张晔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不放心,缺少信任感。再确切一点说,父亲对孩子本身缺少一种应有的信任。

有一次,张晔想自己去新华书店看书,父亲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这时,张晔严肃地跟父亲说:“爸爸,您就给我一次机会,相信我,我肯定能行的!”

☆ 家有坏爸爸 ☆

但是,父亲仍旧没有答应,还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小晔,不是爸爸不相信你的能力,爸爸实在是不放心啊!你想,书店离咱家这么远,坐车得好几站地呢!你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过马路时万一有车闯红灯碰着你怎么办?你等一会儿,爸爸忙完这点事,跟你一块去!”

张晔看上去有些无奈地说:“好吧,爸爸,您忙吧,今天我不去书店看书了。就在家看看以前的书吧!”

父亲很高兴,儿子很扫兴……

☆ 家有好爸爸 ☆

看到张晔一副祈求的模样,父亲决定相信孩子。3个小时后,张晔高高兴兴地从新华书店回来了,脸上满是无比自豪的表情。

从那以后,父亲彻底改变了,他开始信任张晔的能力了。凡事张晔能自己处理的问题,父亲都放手让他尝试去做。有时候,父亲特意地还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张晔办,每次张晔都完成得不错。当然,张晔也感觉到了父亲对他的信任,也变得懂事多了,还告诉父亲很多知心话,甚至把父亲当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案例分析】

孩子从懂事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渴望被信任。可做父亲的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其实,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信任教育为基础,也就是说,父亲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即使那些常犯错误的孩子也应该得到父亲的宽容和耐心教导。

有教育专家曾指出,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行”。而上面的坏爸爸则一直不相信孩子“行”,所以什么事情都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做,有理由相信,他的孩子的独立能力一定不会很快培养起来。而好爸爸则恰好相反,他在一刹那感觉要给孩子信任,于是,他放手了。结果,孩子解放了,成长了,而他自己也轻松了许多,还收获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亲要知道,在心灵深处,孩子有一种最强烈的需求,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所以,父亲要记得给孩子前进的力量和信心。信任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和肯定,就会让孩子激动很长时间,甚至会让孩子彻底改变他的精神面貌。

信任孩子,就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认可的快乐。每位父亲都应该从对孩子的信任出发,培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父亲的充满信任和鼓励的言语中、眼光中不断地成长,一步一步实现理想。那么,父亲怎样才能做到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也有很多犯错误的时候。父亲面对孩子的错误,要避免用偏激的语言去斥责他,而应该对他循循善诱,与孩子一道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出错误导致的危害,然后帮孩子去改正错误。总之,对待犯错误的孩子,要本着充分理解、充分信任的原则,以更快、更顺利地引导他正确对待错误。

建议二:用言语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如果父亲在生活中总能对孩子说:“去做吧,爸爸相信你能行!”“爸爸相信你能够安排好时间!”“爸爸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父亲的这种态度能让孩子内心感到愉悦,精神变得饱满,充满自信,从而更加尊敬父亲,愿意向父亲倾诉心声。那么,这也就自然而然地增进了父亲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

建议三:用行动表现对孩子的信任

在生活中,只要父亲认为,孩子做的事是对他自己,对他人或对社会有益的,就应该支持他去做。即使孩子没做好也没关系,父亲要做的是及时安慰他,鼓励他,相信他总结教训后,下一次一定能够做好。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所以,父亲应该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对孩子的信任,随时发现孩子的问题,随时给予指导。不要只把对孩子的信任挂在嘴上,更要表现在行动上。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因为父亲的信任,孩子也会充满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出最有效的调整。

建议四:与孩子开诚布公地交流

作为父亲,如果您还没有和孩子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如果您认为自己还没有给孩子足够的信任,请您放下架子,现在就与孩子坐在一起,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与他交流,把彼此的想法告诉对方。这样,才能有效化解隔阂,消除代沟。如果您这样做了,就会发现,与孩子沟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当然,您也一定能够看到孩子的改变。

【教子箴言】

每个人都需要信任,父亲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因为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从教育效果来看,父亲的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法。所以,父亲应该给孩子信任,从而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不受伤害,有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信任是相互的。作为父亲,在信任孩子的同时,也要争取得到孩子的信任。

不避讳与孩子谈金钱

一般来说,父亲是家庭的精神支柱,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所以,作为父亲,与孩子谈金钱是必要的。不要因为孩子小,就避讳与他谈金钱。早一天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孩子就会早一天踏上人生的财富之路。因此,父亲与孩子谈金钱宜早不宜迟。

【家教现场】

父亲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负责人,收入颇高。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父亲很有时间在家里陪13岁的儿子,所以就用零花钱来弥补对孩子欠缺的爱。每个月,父亲都会给他一笔不菲的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当然,对于儿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用钱能办到的,父亲也从来不会拒绝。父亲说,他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只想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因为儿子的零花钱很多,所以他经常带几个所谓的朋友到游乐园、大饭店、游戏室等场所消费。他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因为身边有那么多小伙伴围着自己。

有一次,父亲偶然看到儿子和一群孩子到一家游戏室玩……儿子神气十足地回到家……

☆ 家有坏爸爸 ☆

父亲就没收了他剩下的所有的零花钱,而且不再另外给他零花钱。父亲以为,这样就能止住孩子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

可是,习惯了大把花钱儿子起了歪主意,开始到小卖店佘东西,他告诉店老板,他家很有钱,肯定会还,儿子的同学也给他作证。于是,他又恢复了花钱如流水的日子。

他还编造补课、买教材、买学习用品、同学聚会等谎言向父亲要钱。他要到钱就去挥霍。后来,儿子又学会了旷课,在网吧疯狂打游戏,还认识了几个哥们儿。儿子学坏了,开始跟那几个哥们儿盗窃,后来拦路抢劫。最终,儿子被公安机关抓获。此时,父亲才大梦初醒,他说:“如果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他不至于走上邪路!”

☆ 家有好爸爸 ☆

父亲来到他的身边,关切地问:“最近和小伙伴的关系怎么样?”

儿子非常自豪地说:“非常好,他们都听我的。”

父亲停顿了一下,说:“不是吧,他们不是听你的,而是听你的钱的。”

儿子有些纳闷。

父亲耐心地说:“如果你哪天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零花钱了,他们就不会再这样围在你身边了,你相信吗?”

儿子当然不会相信。于是,父亲继续说:“那么,我们来做个实验吧,从明天开始,你把手里的零花钱暂时交给我保管,一星期后,事实自然会摆在我们面前。”

一星期过后,结果不言自明。儿子非常沮丧地问:“爸爸,怎么会这样呢?”

父亲看着他说:“孩子,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钱来维持的,可以这么说,用金钱是买不来真正的友谊的。你明白了吗?”

儿子想了一会儿,默默地点点头。

【案例分析】

坏爸爸、好爸爸都意识到孩子大手花钱的毛病,都想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只是他们采取的方法不一样。坏爸爸的方法比较粗暴,直接没收孩子的零花钱,不让他手里有任何钱花,而且没有跟孩子交流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孩子为了弄到钱花,就想各种各样的主意,最终把自己送进了公安局。好爸爸则讲究策略,通过与孩子谈心,向孩子讲明金钱对那群孩子的吸引力。在得到孩子的同意下,暂时保管孩子的零花钱。事实证明,好爸爸说的是正确的,孩子也很服气,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今天的孩子处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金钱和财富成为人们生存的必需和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标志,正确地认识金钱是孩子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不可否认,很多孩子不了解金钱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怎么流通的。从这个角度讲,金钱教育的确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而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父亲要与孩子谈谈金钱,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育建议】

建议一:告诉孩子金钱是什么

应该教孩子认识金钱,也就现在流通的人民币。首先让他认识硬币,然后再按数额大小让他认识纸币。当然,这样做是为了唤起年龄小的孩子的最基本的理财意识。通过让孩子辨识货币上的图案和数字,一方面让他对金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了解祖国的秀美山川,在无形中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

要告诉孩子,金钱就是货币,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纸币是货币的符号,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代表着金属货币的价值。对于孩子来说,理解这个内容有一定的难度,父亲可以考虑在实际生活中配合一些实例进行讲解。另外,也要教孩子认识各种货币的价值。

建议二:父亲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父亲要想与孩子谈金钱,自己应该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弄清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在教育孩子时,很多父亲忽略了一个现实:正是自己对金钱认识的缺乏,才导致了孩子对金钱态度的扭曲、异化。所以,父亲也迫切需要金钱教育。应该明确的是,金钱教育绝不是倡导金钱至上,自私自利,而是通过对金钱公正客观的认识,树立一种正确地对待金钱的态度,保证人们稳妥地驾驭金钱并获得金钱。

建议三:教孩子摆正对金钱的认识

教孩子摆正对金钱的认识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让孩子明白金钱到底是什么。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要联系实际生活给他讲解,多引用一些事例;对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与他专门讨论关于金钱的问题。

金钱没有“性别”,也没有“颜色”,金钱本身并不会犯错误,是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含义,是人们用以交换事物价值的代用品。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方面,如果父亲告诉孩子,金钱是万恶之源,反而会造成他的逆反心理,有可能使他变成一个金钱的膜拜者。人的生活不能离开金钱,但是生活的首要目标并不是赚钱。还要告诉孩子,金钱也不是万能的。

建议四:让孩子知道钱是哪里来的

一位企业家父亲的儿子非常能花钱,经常带同学到高级餐厅大吃大喝。这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知道爸爸的钱是哪里来的吗?”儿子想都没想一下,就回答:“当然知道了,你不是就陪人家吃一顿饭就可以正好几万块钱吗?这多容易呀,我现在也能陪别人吃饭了。”儿子的话让这位父亲反思了很久。

北京某幼儿园对全园200多名孩子进行了一次调查,询问他们钱是从哪儿来的。这些孩子有的回答,钱是从爸爸兜里或家里的柜子里拿出来的;有的回答,钱是银行给的;有的回答,钱是售货员给的;还有的答,钱是工作挣的。可见,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钱是哪里来的。

所以,父亲要告诉孩子,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得来的。有机会的话,尽量带孩子感受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让孩子知道,父亲赚钱很辛苦;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一下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清洁工人以及收购废品的人员等的付出,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建议五: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孩子的消费水平也不同,但是,不管钱花多少,为人父者都应该好好考虑如何让孩子把钱花在有利于他的发展上,以下三条标准可供参照:

首先,是否能恰当地高效益地使用金钱、财物,合理消费;其次,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即是否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质,是否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最后,是否杜绝了奢侈浪费、享乐主义。

父亲应该让孩子学会树立健康、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比如,要让孩子注意合理调整消费投入,让孩子懂得,在选购商品时,要本着需要和实用的原则,还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让孩子注意消费的内容,人生中最重要的消费是精神消费,可以购买一些好书,不要一味地把钱花在吃、喝、穿等物质享受上;让孩子学会理智看待广告,广告是商家促销的手段,是说服人们购买某种商品的手段,不能作为评价商品的标准。

【教子箴言】

对孩子的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和品德的教育。父亲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金钱教育。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会非常有益。

向传授孩子保富之道

古今中外大量家族兴衰史表明,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所以,有人总结出一条定律,叫“富不过三代”。为人父者,如果您想让家族的财富能够“富三代”甚至长久地富下去,就应该懂得保富之道,并把它传授给孩子。

【家教现场】

晚上,爸爸和儿子在看电视。电视新闻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经不再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而是和太太全心全意做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已经累计捐款900亿美元,相当于很多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

又报道说,华人首富李嘉诚有三个“儿子”,他最爱的那个“儿子”就是李嘉诚基金会,他已经为社会各界捐款140亿元。

看到这里,儿子有点不明白了,他问:“爸爸,为什么那些有钱人都捐款呢?难道他们不喜欢钱吗?”

☆ 家有坏爸爸 ☆

坏爸爸说:“哪有不喜欢钱的人?他们也喜欢钱,不然赚那么些钱干吗?他们有钱了,就想为社会做贡献了。说不准,他们也想捞点好名声哦。”

儿子又问:“爸爸,您也有钱呀,那您怎么不捐呢?”

坏爸爸说:“你爸爸这点钱太少了,再捐就更少了。等你爸爸也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时就捐了。”

儿子在思考……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说:“他们都是有智慧的人呀,有责任感,懂得回馈社会。我记得李嘉诚说过,‘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有能力时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儿子又问:“哦,原来是这样呀!爸爸,那您会捐款吗?”

好爸爸说:“当然会呀,爸爸也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参与慈善事业,为社会做点贡献。”

“爸爸真伟大。” 儿子兴奋地说,可他又有点疑惑,“爸爸,钱是会越捐越少的呀!”

好爸爸说:“傻孩子,钱不是越捐越少,而是越捐越多。爸爸给你讲个范蠡的故事吧!春秋战国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恢复越国后,就到江南一带做生意。没多久,范蠡就发了大财,他马上把这些财富都捐了出去;又过了几年,他又发财了,他又把钱都捐给穷人,然后再从小生意做起。历史上记载,他‘三聚财,三散财’。”

儿子很好奇:“真的是这样吗?”

好爸爸说:“当然是。获得财富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散财。范蠡的做法是谨遵圣贤教诲的。儒家经典《大学》说:‘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当你把财富捂住不给别人时,你就失去了他人的支持;当你把财散出去时,他人都敬重你,不管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支持你,因为你赢得了人心。”

儿子好像听懂了,他说:“爸爸,我明天就把零花钱捐给希望工程。”

【案例分析】

坏爸爸的心量比较小,舍不得捐钱做公益事业,自然也就赚不了太多钱。而且他还以为别人做慈善是为了赚取名声,其实这是很不妥的说法。当然,他的儿子也会受到影响,难免将钱看得很重。

而好爸爸的心量比较大,能够认清财富的真因在哪里。而且,他还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给孩子上了很好的一课。其实,好爸爸所说的就是真正的保富之道。

有报道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已超过300万,但因为找不到合格的接班人,95%以上的民营企业家摆脱不了“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富裕家庭的孩子中,只有约10%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对不少富有家族及企业来说,不是富过三代的问题,而是能否富过两代的问题。

对此,有读者评论:“还三代呢?一代就已经玩完了。君不见好多第一批富起来的现在已经进了监狱了吗?”确实如此,因为很多企业家,自己富起来后,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当然会走向没落。他们自己都不懂保富之法,又怎能向孩子传授呢?

所以,作为父亲,首先自己应该明白怎样保富,再把保富之道传授给孩子。这样,您才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没有好日子过。

【教育建议】

建议一:重视培养孩子道德品质

凡有远见卓识的父亲,都重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华人首富李嘉诚在谈到对孩子的教育时说,99%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知道苦难的生活。即使孩子长大了,也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三分之一教他们做生意。而做人的根本就在于道德。

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对他人、社会有仁爱心,才不会违法乱纪,做伤天害理的事,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肯定和支持。曾国藩在遗嘱中这样写道:“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可见,仁爱之重要。所以,作为父亲,一定要重视培养爱子的道德品质。

如果父亲只关心孩子的吃穿用,而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抛到脑后,这样的爱是不理智的,是本末倒置的。

建议二:教育孩子要勤劳节俭

到今天,清末名臣曾国藩的家族不仅没有衰落,而且代代都有才俊?很大原因就在于他提倡了勤俭的家风。他曾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由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

北宋名臣司马光在晚年告诫孩子,不要给后辈留太多的钱财,他说:“其若不贤,虽积金满室,又奚益哉!”如果给孩子留下很多钱财,孩子不仅很难学会勤俭,也不会劳动生存,很可能意识不到父母的恩德,甚至还会怨家财不够挥霍。

所以,请父亲在生活中,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住房、外出都不要奢侈浪费,而要厉行节俭。

建议三:要舍得让孩子去吃苦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没有吃过苦的人,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旦面临凄风苦雨,就会破败不堪。苏联教育家马尔库沙曾指出,昂贵的玩具、阔气的穿戴是通向严重后果的最初阶梯。今天,大部分失足青年来自“奢门”。所以,作为父亲,一定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千万不要再娇惯孩子。俗话说:“娇子如杀子。”对孩子过分娇惯只会使他增长依赖能力,丧失自立能力,最终一定会害了他。

建议三:告诉孩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获取财富,有一个原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也是祖先信奉了几千年的信条。这句话是在告诫后人,取财一定要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那种只想靠投机一夜暴富的想法是错误的。

盲目崇拜金钱的人,眼里只有金钱,没有法律、亲情和友情,不择手段地去获取金钱,从而很容易走上邪恶的道路。这种以宝贵的人生甚至生命来换取罪恶的金钱的行为是非常愚蠢的。走歪门邪道并不能真正发财。

父亲应该教育孩子,千万别让他别羡慕那些“今天是人,明天是鬼”的所谓的“富人”。不是自己应得的财富,永远都不要眼红。通过贪污受贿、坑蒙拐骗、偷盗、赌、抢等方式获取钱财都是不合法的,最终都会被绳之以法。其实,对每一个人而言,求财最为重要和必须坚守的原则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就是在告诫我们,用违背情理的手段得到的财物,也会不合情理地失去。

建议五: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财富是一个人自己时光的凝结。如果一个人能在善良心态的感召下主动捐自己财富参与慈善事业,对后代的成长和成功只有好处,不会有害处。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人就是很好的典范。他们可贵的举动,不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其后代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毁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无论子孙能力如何,我都不把钱留给他们,如果是贤良的子孙,钱只会让他们丧失志向,如果是愚笨的子孙,钱只会增加他们的过失。所以,为人父者一定要多参与慈善事业,把多余的钱回馈给社会,这本身就在告诉孩子钱不是用来个人享受,而是帮助劳苦大众的。

建议六:认识“保富”的真正含义

每个人都十分希望获得财富,并能长久地保有财富,最大限度地利用财富。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这个道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的。但是,“保富”确实是有方法的。

聂云台是曾国藩的外孙,他经营的机械制造、电力、商业、金融等企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也因此名声大噪。他因创办上海大华纱厂而成为上海年轻有为的实业家,后被推选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董事长和上海总商会会长。他亲眼目睹很多显赫家族的没落,看到很多豪门一夜暴富而后家道败落,从而让他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对豪门的思索。

在《保富法》这本书中,聂云台以因果规律,结合他一生的见闻,融合历史经验与教训,深刻地阐明了应该如何获得并保有财富的道理:官员、商贾如果希望传下万贯家财荫泽后代,偏偏会“有心栽花花不开”子孙中能读书、务正业者的简直凤毛麟角;相反,不为子女留钱财,一贯以俭朴为家训的,却能“无心插柳柳成荫”,后代大多十分优秀。

在书中,聂云台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参透了财富的本源。书名虽然是“保富”,实际上是让人“散财为善”,劝告人们应该懂得散财,懂得修福、修善。聂云台认为,只有“深信因果,培福开源,懂得惜福,爱惜福报,宽大心量”,才是保福保富的最佳途径。

【教子箴言】

《大学》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善于运用财物帮助他人,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戴;而没有仁德的人,只会利用身份、地位搜刮财富,最终一定会招来亡身之祸。这样的道理,做父亲的一定要明白,更要传递给孩子。

承担你做父亲的角色——父亲应该给孩子什么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