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正确面对沟通障碍

  

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曾说过,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就需要靠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父母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这种关系。如果你与孩子的沟通是不顺畅的,那就应该反省、检讨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学会正确面对沟通的障碍。

亲子间存在着代沟

事例1:

曾有这样一对母女:母亲做了一个梦。在梦境中,她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着她的女儿,每次都在差一点就要抓到女儿的时候就又被分开了,怎么也抓不住女儿。在梦境中的母亲十分痛苦。

非常巧合的是,女儿也曾经做过一个同样的梦。在梦境中,女儿能够清晰地看到母亲的身影,离得又不太远,但无论女儿怎么拼命大声地呼喊,母亲就是不转过头来看女儿。在梦中的女儿也是非常痛苦。

事例2:

北京曾发生过一个案件:父亲因为儿子不听话,没有好好地读书,结果就把儿子活活打死了。原来,父母询问儿子的作业是否已经写完时,儿子没有讲实话,父亲就把儿子的裤子脱掉,一把把儿子按倒在床上,抄起空心的铁管就猛打儿子的屁股和大腿。一阵猛打,再一阵训斥……一直折腾到第二天凌晨,铁管都打弯了。

凌晨两点多时,家人发现孩子的手脚已经变得冰凉,急忙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虽然经过奋力的抢救,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挽回孩子的生命。当检察官在侦讯这位父亲时,他对多年来持续殴打儿子的事实供认不讳。他这样解释说:“无论我怎样给儿子讲道理,儿子都听不进去。久而久之,就采取了暴力的行为,只有把儿子打一顿,他才能听点话。”

在庭审的现场,这位父亲哭得直不起腰,心中充满了悔恨。

在第1个案例中,两个梦意境相同,表明了这对母女内心的一种真实而又复杂的感受。实际上,不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希望能够彼此贴近心灵,但她们的心就是贴近不了。在现实生活中,这对母女之间也有很大的矛盾,母亲认为女儿任性,不懂事;而女儿感觉母亲过于严厉,自己接受不了。母女之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爆发很强烈的冲突。

事实上,这对母女比较生动地表现代沟的一种情感状态。所谓代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世代隔阂,指孩子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与父母原有的观点相背弃,从而有了新的见解造成的。因为年龄不等,生活的圈子就不同,接触的人物、事物各异,所以思想和行为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果不加以改善这种差别而让它肆意扩大,两代人之间就会立起一堵无形的墙,就会产生沟通障碍,产生误会。

我们相信,第2个案例中的那位父亲也一定是非常疼爱他的儿子的,但他怎么会活活打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了代沟冲突,从而造成了令人惋惜的惨案的发生。

父母与孩子之间,本来不会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但当孩子从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之间,从情感上开始要慢慢与父母脱离,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说,这是情感获得独立的一个阶段。孩子小的时候,他的生活范围以家庭为主,而接近成年以后则以社会为主,这个阶段就是一个过渡期。

父母也许能够感觉到,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个“小尾巴”一样,非常愿意跟在父母的身后,甩都甩不掉。当孩子慢慢长大时,当父母想让孩子出席某个场合的时候,他可能已经不愿意去了,当年的“小尾巴”已经没了踪影。要想让孩子完成好这个过渡期,一定先要让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的独立。

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容易与父母产生代沟,也可以说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很多父母不能正视代沟的客观存在,就容易激化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产生冲突。

亲子沟通小贴士

今天的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以至于有人这样说,现在每隔四年出生的人之间就有了代沟,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已经不一样了。所以,父母和孩子间存在代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作为父母,应该注意与孩子间的代沟形成的原因,从而有效消除代沟,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了解种种的代沟现象

事例1:

一位母亲这样诉苦:“我女儿现在读中学,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不该早早地教她学习英语。现在可好了,她学会了双语通话!如果是女生来的电话,她就用汉语说;如果是男生来的电话,她就用英语说,我什么也听不懂。”?

孩子在父母的面前用英语同异性同学和朋友交流,就等于用两种语言刻画了与父母两代人间的一道鸿沟。

事例2:

一名正读初二的男生居然这样想:“把爸爸赶出家门,冻死他,然后我离家出走。”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这个男生每次都会被爸爸“监视”学习。为了让他能够专心地学习,爸爸就把孩子房间里的所有好玩的东西拿走了,还不让他看电视,更不让他出去玩。有一天晚上,他学累了,爸爸妈妈竟然一个人掐他的腰,一个人扭他的耳朵,让他去学习。

结果,男生不仅坚决不听父母说的话,就连父母爱吃的菜他也不吃了,就是为了“与父母划清界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到了这一步,与孩子的良好沟通也就无法进行了。当然,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事例3:

另外一名中学男生说:“我妈妈是个女强人,真是很不容易,她又当爹来又当妈。不过,她总是想知道我的秘密,要不访问我的老师,要不就问我的同学,就好像一个老侦探。有时候,我真想把她揍一顿!”

想把妈妈揍一顿固然是不对的,可难道不信任孩子就对吗?代沟是有天然性的,因为年龄、性格、人生阅历和时代背景迥异,就难免产生代沟。但是,与孩子更多更深的代沟却是因为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而人为挖掘而成的,比如对孩子的千篇一律的教育、对孩子的捕风捉影的怀疑、大事小事都让孩子听父母的、不懂家庭教育却自以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等。?

事例4:

某教授有个13岁的儿子,因为平时忙于工作,教授疏忽了对他的教育。结果,儿子在网上认识了三个女孩并并与他们开始网恋。教授发现后,十分气愤。于是,他严厉地制止了儿子的行为,并开始给儿子讲一些与异性交往的方法。这位教授为了了解儿子的心思,以对他加强管理和教育,就偷看儿子的网络聊天记录,看了之后就更加气愤。

从那以后,他对儿子感到失望至极,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除了强硬地禁止儿子与那几个女孩交往以外,他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儿子交流了。

这位教授父亲本应该在孩子青春期到来之初,就平等地与他探讨异性交往的方法。可直到儿子与几个女孩开始网恋时,他才采取措施,这是性教育的滞后;偷看儿子的聊天记录,更是观念的滞后;当他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儿子说话时,就是交流方法的滞后。可见,父母在知识、观念与教育方法等方面与孩子成长和社会发展同步,才是有效消除代沟的关键。

事例5:

很多父母这样抱怨:一天到晚,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跟孩子说话,告诉他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时,他一副十分反感的神态,好像在抗议父母啰嗦。还有,孩子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很少出来与我们聊聊天。真是不知道今天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于是,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孩子,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他心理方面出问题,我们就把他的日记找出来看。

这也说明了社会普遍存在的代沟问题,比较普遍地反映了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交流难,观念和思想等存在一定的隔阂。在孩子看来,父母的认识跟不上他的变化,理解不了她的心思,可能也接受不了父母的教育方法。而在父母看来,确实不知道到底该怎样与孩子沟通,该怎样教育孩子。

亲子沟通小贴士

不可否认,代沟有种种现象。父母与孩子成长的时代不同,自然就会形成不同的爱好、习惯与思维。比起父母,孩子们更喜欢像流行音乐、动漫、网络游戏之类的新事物,而父母们却守着自己的圈子,不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甚至还会不屑一顾。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施以一种基于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基础上的真爱,才能与孩子重建和谐的代际关系。

代沟是怎么形成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10岁以前的一个年龄段,是非常崇拜父母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很好教育,他认为爸爸妈妈什么都知道,都是大英雄,很伟大。

但是,在10岁到20岁时,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年龄段,这个时期,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会轻视,会瞧不起父母,而开始崇拜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了,认为爸爸妈妈每天都是唠唠叨叨,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就知道发牢骚,自己成不了龙凤,反而要求他成龙成凤。

下一个年龄段,也就是20岁到30岁,这个时期又开始对父母有所理解。30岁到40岁时,有些爱父母。到了40岁之后,就到了经常回家看一看的年龄,这时才能真正重新审视父母,理解父母,原来父母真的不简单,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于是就会很好地对待父母了。

今天,很多十几岁的孩子就处于一个从崇拜父母到看不上父母的年龄。实际上,也就是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当我7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其实,父母和孩子生长在不同的时代,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往往就会有代沟。

但代沟是怎样形成的呢?源于哪里?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会不同呢?研究表明,以下几点是直接导致代沟冲突产生的原因。

第一,父母教育的不均衡。

代沟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这会让两代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均衡,总是过度关怀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而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和情绪,这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升级到父母与孩子水火不容!

作为父母,不应该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还应该关注他的精神和情绪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说,代沟是因为父母漠视孩子的情感变化而产生的。所以,父母只有平衡地关注孩子生活、学习、精神和情绪,代沟才可能得到一定缓解。

第二,孩子发展的不同步。

今天,因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孩子的生理发育提前,而相对来说,社会心理发育却滞后,或者说是成熟滞后。很多父母习惯地把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从而更加加剧了孩子心理发育的滞后。因此,这种生理发育提前,社会心理发育相对滞后的结果就导致了代沟表现形式的激烈。

第三,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20岁的人和十几岁的孩子对同一件事有不一样的看法,与30岁的人也有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令父母感到新奇,比如,“月光族”,就是月月都把钱都花光的人;“负翁”,就是负债累累的人;“急嫁族”,就是毕业找不到工作,赶紧把自己嫁出去的人……这些都与上一代人差别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与孩子间的冲突就会越来越激烈。所以,父母在孩子还没长大时,就应该有所准备,正处在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就更应该高度重视。要知道,亲子间的冲突会大大削弱父母的教育力度,甚至会导致教育成效走向负面。

第四,孩子身心状态的剧变。

剧变促使孩子发现自我,追求独立,颠覆童年的观念,开始选择和追求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相对来说,父母缺乏知识和经验,从而对孩子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以前的方式去应对。所以,父母只有明确这种突变,才能使得观念意识作相应的变化,从而消除误解和隔膜。

亲子沟通小贴士

在冲突发生时,父母的“教育”有时会让孩子向反方向走去。因为父母的伤害,有的孩子可能会因此抵抗父母的行为,甚至报复父母,从而毁掉自己的一生。要想有效解决代沟问题,父母应该努力学习一些文化知识,预先对孩子的特点有些了解,并努力把握时代的特点与观念;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争取以积极乐观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把自己的虚荣心强加给孩子,不拿孩子的弱项与别的孩子的强项作比较;重视与孩子沟通,及时把握孩子的心理动向,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要正确面对亲子代沟

在一次对5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反映与父母有代沟,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几个方面的分歧。

1.怎样穿衣合适

有76%的同学表示,在穿衣问题上与父母曾经发生过争执,其中两位女同学在“备注”内的补充很有代表性。一位女同学这样写道:“我喜欢打扮得前卫时尚些,可父母总是看不惯。”另一位则女同学幽默地写道:“我说穿这么多一活动就会感到热,可妈妈说穿这么少出门会冻着。”

2.双方各执一词

对“选择课外读物”选项,70%的同学承认与父母存在矛盾。父母常常禁止孩子阅读与功课无关的课外读物,或最多放宽到允许孩子阅读名著。很多同学则认为,阅读各类杂志报刊能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放松精神,有利于学习。

3.消费观念不同

50%以上的女同学回答,父母经常干涉和限制她们支配零用钱,父母们认为: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最好不要买,而有用的花多少钱买都可以。

4.干涉业余爱好

男同学容易在“业余爱好”选项上与父母产生摩擦,57%的同学认为在这方面自己与父母存在矛盾。虽然大多数父母同意孩子有业余爱好,但在其内容上却有较大分歧。很多男同学喜欢踢足球、打篮球,而父母却不太支持。虽然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健康,但父母仍认为,学习是重要的,“没有用的最好少玩!”

5.还是少说为妙

在“父母唠叨”选项中,大多数同学都划上了“√”,这让很多父母们十分伤心。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叮嘱,有75%的同学不领情,甚至感到很厌烦、难以忍受。

6.尊重个人隐私

在父母私拆孩子信件、偷看孩子的日记、关注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等问题上,只有不到20%的同学回答与父母发生过摩擦。很多同学这样回答:没有摩擦是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现在有什么话都可以与同学朋友当面讲,不用费心写信;日记也锁了起来,父母不撬开抽屉就看不到;与父母有代沟,还是少让他们知道一些事为好……

其实,孩子与父母都不希望看到代沟,但它又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正确面对它。了解代沟并通过有效的途径消除它,确实值得今天的父母深思。

解决代沟问题,需要父母用正确的眼光去观察、认识成长中的孩子,掌握他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讲究与孩子沟通的艺术和方法,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教诲。

第一,能与孩子意见融合。

父母与孩子可以陈述各自的意见,说出这么做的理由,双方应该寻求一种途径,把各自的意见融为一个新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融合而得的意见往往能够兼顾对方,形成比任何一方的意见都完美的意见,双方也就都能乐意接受。

第二,不要对孩子采取父母式的教育。

今天时代正在急剧变革,孩子获得的信息可能会比父母更多、更快速,而父母在这一方面则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可能就不会把父母视为“第一英雄”。如果还以父母式的教育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多半不会接受,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理解孩子的需要与追求。

鲁迅曾指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如果一味蛮管,就会大大阻碍孩子的发展。父母应该学会与孩子的“心理互换”,多站在孩子的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满足他的正常需要与追求。这样,孩子会健康成长,家庭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第四,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向和创造精神。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成人感、独立感与创造意识日渐突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并适时倾听、分析、接纳他的意见。这样就能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时能提高父母的威望。

亲自沟通小贴士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正确的,是变形的,用爱的名义、爱的面孔与爱的语言,把孩子推向了真爱的反面,破坏了孩子的兴趣、梦想、向上的动力和热情。父母既然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深入了解他的成长规律、才能和潜力,真正去尊重他,把他看成独立个体,从小就与孩子建立起正常的沟通途径。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父母才能帮助他,才能让他身心健康地向前发展。此外,父母也要与孩子建立起信任,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真爱”。

沟通的障碍在哪里

一位母亲这样说:“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十分逆反,无论我说什么,他就是跟我唱对台戏,为了改善与他的关系,我经常试着主动跟他沟通,可以,他总对我爱搭不理的。”

另一位母亲说:“我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不喜欢与人说话,但却特别喜欢在网络上聊天,他宁愿坐在电脑前聊上一整天,也不愿意与我跟他爸多说一句话。有时候,我就问他:‘孩子,你们聊得这么起劲,都聊的什么呀?’结果,他就冲着我说:‘就是跟你说,你也不会懂。’然后,他就继续他的网络聊天,把我这当妈的晾在一边。”

一位父亲这样说:“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啊,每当我想要跟他说几句话时,她总会一副老不高兴的样子说:‘老爸,你怎么又来了啊,你烦不烦呢?’然后,她就走进自己的房间,砰地一下,把门关了起来。每当我听到关门声时,就好像听到孩子把心灵关了起来。”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努力“委曲”地主动去和孩子沟通时,孩子往往并不领情,于是父母倍感受挫。实际上,这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与父母沟通的,也可以说,孩子希望与父母沟通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当他感觉父母对自己不理解、不尊重时,他才会把自己的心灵关闭起来。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曾指出,孩子渴望与父母交流,但是如果父母没有反应,孩子就会放弃自己所做的努力。于是,孩子的这方面能力就得不到发展。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一样,只有经过实际的应用,它们才能得到磨练与提高。

之所以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在心理上,孩子有一定的防御机制。

很多父母可能不会理解,自己对孩子那么好,一心为孩子好,孩子怎么会防着我们呢?其实,正是因为父母“为孩子好”的心理,才会让自己无意识地伤害孩子。比如,有的父母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了,只希望他能专心读书,但孩子却不喜欢单一的生活。

一位中学生这样说:“父母把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都不让我做,但我真正想要的、想做的,他们一点儿都不了解,也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只希望我一心读书,除了这个,什么也不让我做。唉,真是郁闷!”

作为父母,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独立思想和意识,如果不尊重孩子,总以“我为你好”的想法来压制孩子,孩子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于是,他就会建立起心理的防御机制,防止父母再次伤害他。这样,孩子就会以冷漠、无视、叛逆等方式来保护自己,与父母的沟通也会随之停止。

第二,孩子与父母没有共同的语言。

很多父母只想让孩子好好学习,所以每天与孩子沟通的话题也离不开学习,甚至仅仅是学习,而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情感需求。

另外,很多父母没有学习新鲜事物的意识,以至于一点儿都不了解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事。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在成长,而父母却落后了。对新的语言词汇、新的技术、新的话题、孩子们聊天的焦点……父母都感到一片茫然,但却每天依旧唠唠叨叨,这必然导致与孩子之间无话可谈。在孩子的眼里,这样的父母就好像“老古董”,于是,沟通也就变得困难起来。

亲子沟通小贴士

卢勤曾说过,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就需要靠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父母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这种关系。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反省、检讨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沟通氛围。

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人

据一次对北京市5000名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金钱、爱情、婚姻、民主、自由、事业、知识、个人道德、个人名誉、物质享受、朋友关系、家庭关系、为大众服务等13种人生目标中,选择知识的占第一位(19.43%),事业第二位(17.60%),物质享受第三位(14.41%),个人道德第四位(11.86%),自由第五位(10.43%)。

而在影响事业成功11种因素(精明能干、运气或命运、家庭背景、不择手段、懂得表现自己、个人品德、高学历、耍滑头、仪表相貌出众、见多识广、审时度势)重要性选择的排序中,孩子们认为重要因素前四位分别是精明能干(97.61%)、个人品德(96.28%)、见多识广(92.39%)、高学历(89.24%),表现了他们高度重视自我能力。

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在很高程度上尊重父母等长辈,但也表现出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的态度。在上述调查中,对“父母永远是对的”一项,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高达89.38%;对“子女在家应有自主权”一项,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有74.75%;认为“子女应该有参与家庭事物的权力”的占94.56%。

从中可以看出,今天孩子独立的意识和对权威的理智态度,从他们对“人生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判断的高赞同率(93.15%)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独立自主性的强烈表现。

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孩子这个群体因其特殊的身心发展状况,而需要受到社会的特别重视与保护。但同时,这个群体也正以非主动的形式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虽然孩子是未成年人,但他却是有独立意识的人,有自身的发展潜能和独特性。

在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孩子与成人社会的矛盾。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父母、老师和孩子的相处。今天的父母往往感觉孩子不如过去听话,而孩子则认为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有时甚至还要与父母讲权利。在这里,主要矛盾表现在父母的死板管教与孩子的独立性之间的强烈冲突。

与过去的孩子相比来说,今天的孩子格外独立,但大多数父母并没有充分认识这种群体特征,还是继续延用以前的教育方式:替代孩子选择,对孩子死板管教。在遭到孩子反抗之后,有的父母甚至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方式,从而激化了与孩子间的矛盾,进而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

在今天,仍有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他们经常对孩子说:“我生的你养的你,你就应该听我的。”言外之意是“你是我的,你就应该听我的!”这里,父母显然想让孩子从小就绝对服从父母,而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孩子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绝不应该是父母要他怎样,他就必须得怎样。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理应得到父母的尊重。所以,父母千万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话。比如,有的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真没出息!”“小孩子懂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么?别瞎掺和!”这样的话无疑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获得父母的信任,从而也就不能获得自信。

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曾说:“在家里,要从小就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的孩子,走上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所以,请父母一定要记住,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千万不要随意辱骂、惩罚,甚至是殴打孩子,那样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亲子沟通小贴士

今天孩子的独立特征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受社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选择并不完全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准,而呈现多元化特征。面对这样独立自主的孩子,父母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否则,对孩子的教育就必然面临挑战,产生亲子冲突。

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

为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美国著名学者赫茨对五大洲20多个国家10万名孩子进行了调查。最终,他发现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主要有以下10条:

孩子在场,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以同样的爱,不要偏心;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失信、撒谎,说话要算话;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亲密无间;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地予以答复;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缺点;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美国的《读者文摘》也曾刊登过一篇孩子写给父母的信,在信中,孩子充分表达了对父母的要求:

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走得慢些,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限制我;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请爱护我,经常训练我对人的礼貌,指导我做事情,教育我靠什么生活;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骂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除了生理方面的需要外,孩子在心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需要越来越成为亲子关系的重点。那么,孩子有哪些心理需要呢?

第一,情感需要。

孩子有爱的需要,也有被爱的需要,他需要在爱的沐浴下成长。比如,刚出生的孩子喜欢父母的抚摸和拥抱,喜欢看父母灿烂的微笑,喜欢父母对他说:“宝贝儿,我爱你!”这就是孩子的情感需要,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

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爱是第一位的。当孩子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就会表现出冷漠、逆反情绪。但父母要注意,千万不能溺爱孩子。否则,孩子可能就会变得自私与狂妄。

第二,独立需要。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不希望永远被父母保护,渴望能独立做一些事情,独立决定和解决自己的事。但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这种需要不了解,他们不让孩子进行各种探索行为,代替孩子做事,干涉孩子的决定。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受挫感,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变得不顺从、叛逆,与父母对抗。

第三,自尊需要。

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强,他希望父母尊重他的想法、情感和隐私,等等。但很多父母恰恰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种需要,总是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于是,经常随意训斥、打骂孩子,甚至在公众场合揭露孩子的缺点、斥责他,完全忽略了他的自尊。孩子得不到尊重,就会逆反,从而加大沟通的难度。

第四,平等需要。

虽然孩子,但他希望父母能把他当成大人来看待。但是,很多父母总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往往是严格要求孩子,而宽松对待自己。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与父母不平等。于是,他也就不再相信父母的话,沟通由此产生了障碍。

第五,成就需要。

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认可,尤其是能得到父母与老师的认可。来自父母与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能让孩子产生成就感,让他获得快乐。所以,孩子总希望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处处得到父母的夸奖;在学校,他又希望做个好学生,成为老师表扬、同学羡慕的优等生。当孩子的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变得失落与沮丧。

亲子沟通小贴士

父母应该知道,把握孩子心理需求十分重要。所以,父母一定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变化,要对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足够的了解,还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变化,与孩子一起分享欢乐,也要分担孩子的苦恼。这样,才能缩短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才能让自己与孩子的心灵更加接近、相通。

把握孩子的成长需要

一名中学生这样说:“成长,让我们产生了诸多的改变,让我们逐渐走向成熟。或许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成长的方式,但是在无形中,我们体验了成长,在无形中,我们真真切切地长大了,懂事了,明理了。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成长体验。”

“我曾经是班委,但妈妈说会影响学习,让我辞去了班委。我自己其实很乐意去做。学校附近有一位老奶奶无儿无女,走路都困难,我和几个同学轮流帮她做饭。我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可妈妈听说后,不让我去了,说这样会影响我考大学。”

“在家里,妈妈不要我帮她做任何事,只让我学习。不过也有需要我的时候。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当爸爸不在家时,她就让我帮着搬煤气罐。这时,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还有点儿用,像个男子汉……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

“在我17年的记忆中,只有这两件事让我感到自豪:一是帮助无儿无女的老奶奶做饭,二是帮助有病的妈妈搬煤气罐。做这些事让我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我还有点儿用!我能行!”

让这名学生感到自豪的两件事正是他的成长体验。然而,他的母亲并没有认识到孩子成长体验的可贵,而是武断地认为这些事与考大学无关,然后就竭力阻止儿子继续做。这位母亲扼杀了孩子体验成长的权利,关闭了孩子走向幸福的大门。

今天的孩子获得的间接经验较多,因为他们听别人讲的多,而自己的亲身体验少。其实,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当然也不能代替孩子的体验。父母要明白,孩子需要在体验中长大。

教育专家在研究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中发现,城市里那些物质条件优越的“小皇帝”们,缺乏成功的体验,因为他们做许多事情的权利都被“爱心无限”的父母剥夺了。

实际上,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孩子来说,他希望体验成长中的成功与失败。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机会让他体验成长。

第一,帮孩子实现“我能行”的体验。

父母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帮他实现他人生第一次“我能行”的体验,让他体验成长中的成功,这远比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行强得多。因为“我能行”是一种正信息,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总用正信息来调控自己,一种“我能行”的形象也就不知不觉塑造出来。

第二,解放孩子的双手。

在孩子很小时,父母就可以让他照顾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作为父母,一定不要苛求年幼的孩子,不要对他求全责备。只要孩子愿意做,父母就鼓励他,让他体验。

第三,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点事,带孩子参加居民区的卫生、绿化劳动等。另外,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实际锻炼中,孩子会逐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就会获得成长的体验。

第五,给孩子独立支配的时间。

即使孩子的年龄小,父母也应该尽力给他一些独立支配的时间,让他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玩耍、看书也好,甚至睡觉、发呆也行。只有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才能够满足他自我发展的需要,父母的教育才真正有效。

亲子沟通小贴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于他的行为,父母应该以建议的方式引导,而不能是命令和控制。多让孩子自由活动,能改有效促进亲子间的情感。平时,孩子如果想和同学朋友搞活动,只要是有意义的,父母都应该支持孩子。父母放手让孩子自由时,表明父母尊重他,孩子自然也会尊重父母,就会乐于与父母沟通。

找回自己的那颗童心

某小学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活动的游戏是“跟我学”,鼓励孩子模仿一些小动物的动作,比如,小兔子的跳跃、小鸟的飞翔、小鱼的游泳、小狗的叫声等。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要求孩子戴上漂亮的头饰模仿相关动作,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中,孩子们模仿得唯妙唯肖,不亦乐乎。

第二个环节是亲子互动,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模仿。但是,尽管在孩子们的一再坚持下,还是有很多父母站在旁边一动不动,无奈的孩子们盯着老师,希望让老师说服他们的爸爸妈妈加入到活动中来。

老师开始鼓励家长了,希望他们能够与孩子一起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一起鼓励孩子,以此增进与孩子的相互了解的心。然而,遗憾的是,仍旧有很多家长只是笑,而没有实际行动。家长们有的赶紧低下了头,有的往后退了退,还有的只轻轻动了动……

父母扭扭捏捏,不配合活动,给孩子是什么感觉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现在,榜样却退缩了,这能给孩子信心和勇气吗?其实,父母在指导、鼓励孩子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细心之外,还需要一颗真诚的童心。

如果父母都能保持一颗童心,就不会在活动中退缩,而会抓住这样的机会甚至会创造一些类似的机会与孩子一起玩耍,在活动中与孩子愉快地玩耍对于亲子间的情感沟通非常有效。

当孩子在雨后戏水而弄湿了鞋子、弄脏了裤子时,尽管孩子认为很好玩,但父母又是怎样的一副态度呢?赞成?默许?当孩子带着兴奋的心情跑回家本想跟父母分享戏水的快乐时,却遭到了父母劈头盖脸地训斥。一盆凉水浇灭了孩子心中的火热,孩子也会是一脸的委屈与茫然。

但是,如果父母有一颗童心,保持一点童趣会怎样呢?那样,父母就会明白,孩子的情趣在天地之间,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因为人们最初的智慧常常是在叩开大自然的大门后获得的,这些都会给人们未来的发展以很大的启迪。

所以,为了孩子朝气蓬勃的明天,为了孩子健康发展的未来,为了能与孩子保持一种更为融洽的亲子关系,请为人父母者找回失去的童心吧!

第一,父母可以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

父母可以想一想当年的场景:弹球、玩弹弓、跳皮筋、跳房子、吹泡泡、过家家、打雪仗、藏猫猫……这些都曾让自己激动过。如果父母都能做到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将心比心,遇到问题替孩子设身处想一想,就会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自然也会改变。

第二,父母注意呵护孩子的童心。

呵护孩子的童心也有助于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是残忍的梦想毁灭者,还是充满童心的梦想守护神?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对孩子简单粗暴的否定,不是冷漠变相体罚,更不是对孩子美好而脆弱的心灵的任意践踏。父母要做的是呵护孩子的童心,并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

第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通过参与孩子的活动,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所以,他建议父母,应该腾出时间与孩子一起从事他爱好的活动。他还建议父母,应该花些时间与孩子一起选择某个爱好,最好能找到一个让双方都很感兴趣的爱好,这样就能保证自己也能坚持下去,从而教会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更能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

亲子沟通小贴士

一个站在成人角度看孩子的父母是不会把孩子教育好的。每个人在年少时代都曾有一颗童心,但在做了父母之后,就认为童心和童趣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已是过去的事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童心不是孩子的专利,童心也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作为父母,保持一颗童心,多一点童趣对教育好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一位父亲在听完一位教育家的演讲后,决定改变他和孩子们的生活。很快,3个月过去了,他又见到了那位教育家,于是对教育家讲述了他的故事:

上次听完您的演讲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该怎样改变我和孩子们的生活。我决定从家庭开始改变。我有两个十分可爱的女儿。她们从来不会给我惹麻烦。我非常爱她们,可我总是让她们受罪。她们非常喜欢到音乐会看她们最喜爱的明星。不过,我总是为难她们。

她们问我是否允许她们去观看时,我总是这样说:“不行,音乐会太嘈杂了,你们会被震成聋子的,不能与那群乱七八糟的人在一起。”然后,她们会一再要求:“爸爸,我们非常想去,不会给你惹麻烦的。我们都是好孩子,您就让我们去吧!”在她们苦苦哀求后,我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钱给她们。

我决定从音乐会入手改变我和孩子们的生活,而且我也的确这样做了。两个星期以前,我看到了广告宣传,她们最喜欢的歌星要到我们这座城市来。于是,我主动到音乐厅买了票。回家之后,我把装有演唱会的票的信封交给了我的两个女儿,说:“孩子们,可能你们不相信,但这个信封里确实有你们听音乐的票。”

对此,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接着,我要她们答应在去演唱会前不要打开那个信封,她们同意了。演唱会那天,当孩子们到了那儿,打开信封,把票拿给服务员,服务员看了看,带她们径直朝前面走去。孩子们说:“等一下,是不是弄错了?”服务员说:“不会错的,请跟我来。”最后,她们到了第8排的中间,孩子们感到十分惊讶……

那天晚上,我决定等孩子们回来再休息。很晚了,她们嬉闹着回到了家。大女儿过来坐在我的旁边,小女儿用手搂着我的脖子,她们两个人同时说:“爸爸,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

这位父亲明白了,与其心不甘情不愿地看着孩子去听音乐会,还不如主动给她们买张音乐会的票。所以,父母在态度上改变一点点,多花一点心思,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就很可能获得一个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事实上,当父母尝试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待一些问题时,就会发现,为了拒绝孩子的合理要求,自己曾经提出的种种理由并不一定充分,甚至并不一定正确;而在满足了孩子的合理要求时,结果也并非像预期的那么糟糕。

所以,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比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用品时,一般应给予满足。如果一时难以办到时,应该向孩子说明理由。

只有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孩子才会感觉父母能够理解他,他才会更加感激父母,从而乐于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亲子沟通小贴士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形成对物质生活的合理要求,要知道,合理的要求不仅能够影响孩子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孩子的道德面貌。所以,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要求是否合乎理智,是否合乎实际。而那些完全不必要的要求就是孩子人为创造的要求,是有害的胡思乱想和娇惯放纵的要求,父母应该拒绝。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马卡连柯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他认为,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

当时,高尔基工学团创办不久,马卡连柯到监狱去领一个名叫卡拉巴林的学员。当马卡连柯和监狱长一起替卡拉巴林办理出狱手续时,他让卡拉巴林先暂时离开办公室一会儿。在当时,卡拉巴林并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

从监狱回来的路上,马卡连柯和卡拉巴林并肩而行,不时地跟他说话。但是,所谈的都是关于工学团的事,有关监狱的情况和他过去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有一次,卡拉巴林询问马卡连柯:“请您直爽地告诉我,您相信我吗?”马卡连柯诚恳地回答说:“过去的事就不必提了……我知道你这个人跟我一样的诚实。”马卡连柯还接连两次把带枪取巨款的重任委托给卡拉巴林去办理,这使这位学员深受感动。

10年后,卡拉巴林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这时,马卡连柯才告诉他:“当时,我之所以让你离开监狱长的办公室,是为了不让你看到担保你出去的条子。因为这个手续,可能会侮辱你的人格。”

卡拉巴林说:“那时,马卡连柯就注意到了我的人格,可在当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人道的接触。”后来,卡拉巴林终于成了他的老师马卡连柯的得力助手和继承者。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池田大作也说:“即使是孩子,也有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孩子绝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育。”

作为父母,也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在4~6岁时就形成了自尊意识,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够分辨得出“好的我”和“不好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分辨能力越来越强。如果父母还是把孩子当成襁褓中的婴儿来对待,显然是不合适的。

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才能学会尊重他人。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师曾说:“我当老师时,很少在课堂上批评学生。当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我就用眼神来暗示他。他如果改了更好,不改的话我也不会立即批评他,以免他在同学们面前难堪,而是下课以后找他谈话。在指出问题之后,我会说:‘老师知道你可以自己改正过来,你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是吧!’下次如果他再犯,我一看他,他就会立即明白我的意思,一般都会马上改正。我尊重他们,他们也尊重我。我的课堂纪律一直比较好,很少有学生故意找麻烦。”

其实,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你说的事情能让我内心满足,我就会愿意听你的,否则为什么要听呢?孩子如果感觉到父母在尊重他,他就乐于听父母的话;相反,如果他感觉不到父母的尊重,他就会很反感,当然也不会把父母的话听进耳朵里去。

可见,父母在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师长和他人的同时,不应该忽略对孩子的尊重。只有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才有利于建立亲子间积极沟通的融洽氛围。

亲子沟通小贴士

经验证明,只有具有高度的自尊心,孩子才会自强不息,才能创造出奇迹。所以,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尊重孩子的人格,认真地对待他,用心去感受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与父母沟通,才愿意在沟通中听父母的话,从而努力上进,健康成长。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琳琳今年15岁,从小就非常聪明,也很听爸爸妈妈的话。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她的变化很大,总爱与爸爸妈妈顶嘴,还擅自作主张,有时候,还偏偏要与父母“背道而驰”。

例如,初中毕业后,爸爸为琳琳选了离家比较近的一所重点高中作为报考志愿,而琳琳自己却报考了一所离家较远的高中。她并不是喜欢路远,而是故意与爸爸闹别扭。

琳琳患有鼻炎,妈妈给他配来了滴鼻药水,可她却故意把瓶子给摔了;妈妈问她的考试成绩,她考得很好却故意说不及格;爸爸平时工作比较忙,想找个机会跟琳琳聊聊天,可她却把爸爸拒之在千里之外……

她的爸爸妈妈十分着急,不明白琳琳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不听话了,难道以前在书上看到的“叛逆心理”竟然这么明显地发生了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所谓叛逆心理,是指孩子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的一种反向反应情绪。那为什么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呢?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叛逆行为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在有意无意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有偏差。

与孩子的相处也应该遵从“你尊重我,我尊垂你”的原则。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叛逆的,当孩子说一句话,父母如果不满意,就大声呵斥,甚至把孩子臭骂一顿,孩子受到了刺激,也会变得大声对抗,或者用沉默来抗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叛逆的习惯心态。

第二,父母对孩子管教专制与无原则让步。

很多父母常以专制的方法来管教孩子,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实际上,专制管教不会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如果孩子的个性比较温和,他可能会顺从父母的权威。但个性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弹。反弹的结果就是叛逆行为。另外,管教孩子一定要早,不能因为他只有两三岁,父母就以为他还小、不懂事,而不纠正他的错误。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叛逆心理。

第三,孩子受同龄人的影响。

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被同龄人认同,也很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怂恿,甚至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例如,孩子在学校顶撞老师,同学们往往会认为他胆大、勇敢,甚至还会称赞他;在家里反抗父母立下的规矩等,也常会受到一些行为不好的学生的认可。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反抗与叛逆才是“英雄”。

第四,家庭出现问题。

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或经常吵架,孩子的心理就会受损,就会对父母产生厌恶感,对家庭感觉失望,也会以逃避或叛逆来让自己解脱。

第五,孩子自以为是。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站在妈妈身边比个子的高低。当他发现自己和妈妈一样高,甚至高过妈妈时,就会产生明显的成人感。这时,孩子就可能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能力管理自己了,于是,就会强调自我。这样,他就会拒绝父母,不服从管教。

现在,如果孩子不听话,或是蛮横无理的话,很多父母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会失望地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但是,孩子的叛逆反应,是孩子不满情绪和自以为长大心理的一种发泄。对于这种观点,很多教育家是赞同的。他们这样认为:只要孩子不满,就有可能产生叛逆心理。孩子之所以不满,可能因为父母没有同意他去看一次电影,也可能是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还有可能是孩子没有得到一件漂亮的衣服,等等。孩子有了不满理由时,不是在这件事上,就会在那件事上寻找发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发泄时,就会叛逆。

亲子沟通小贴士

叛逆心理是孩子思想发展变化中经历的一个区域,是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一种比较突出的心理现象。当孩子不适应某种法则和规范时,就会反抗约束或禁锢,在心理上形成叛逆。叛逆的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了告诉父母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他们总是顶撞父母,甚至和父母唱对台戏。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亲子沟通产生障碍。

怎样对待“叛逆”孩子

母亲:“不要再睡懒觉了,早晨一定要早起。”

孩子:“睡懒觉有什么不好,名人都不爱早起床。”

母亲:“起床后要把被子叠起来。”

孩子:“晚上还要睡呢,何必多此一举呢!”

母亲:“晚上还要吃饭呢,早饭就别吃了!”

孩子:“老祖宗说,‘民以食为天’啊!”

母亲:“牛仔裤会影响身体发育,超短裙有伤社会风雅。”

孩子:“这才能够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呀,这才能显示出人的美。”

母亲:“重要的段落一定要能背下来。”

孩子:“死记硬背是书呆子才干的,我不干。”

母亲:“对老师一定要有礼貌。”

孩子:“哼,我才不喜欢拍老师的马屁呢!”

……

相信很多父母对上面的对话似曾相识。不可否认,孩子有这样的叛逆心态与行为的确实让人头痛。针对孩子的叛逆情况,儿童教育专家指出:总体来说,应该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对孩子施以合理的教育规范。父母应在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前提下,不苟求孩子做的小事,对大事不马虎,要宽严有度。教育方法应该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

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对待“叛逆”的孩子呢?

第一,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

孩子虽然叛逆,但有时候问题不在孩子身上。作为父母,有时必须超越自己的角色,放弃自己的执著,给孩子一定限度的迁就。所以,当意识到孩子叛逆时,就应该想想自己的教育方法哪里出了问题,对孩子的要求是否不当,自己没有了解的情况是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等等。

第二,一定让自己保持冷静。

当孩子有叛逆的行为时,有智慧的父母会提醒自己冷静,同时也会等待孩子冷静,然后,才再去与孩子沟通。这种处理方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孩子叛逆时,不懂得控制自己,言语和行为常会走入极端。但父母已经成熟,应懂得保持冷静。事实证明,态度冷静地去处理问题往往会有很好的结果。

第三,广泛地寻求意见。

儿童教育专家建议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可以主动去寻求他人的意见,看周围的父母是怎样处理类似问题的;或咨询相关的辅导员、专家寻求协助,使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多样,以得体地管教孩子;可以去聆听教育孩子的讲座或阅读相关的家庭教育书籍。

第四,分析孩子的言行。

当遇到孩子叛逆时,父母可以试着分析孩子的言行,寻求他思维中的创造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的错误言行施教。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母一定要注意:具体说出孩子不好的某种行为,但不指责孩子的人格;以担心的语气交谈,告诉孩子自己担心的心情,不武断,不带批评的语气;要坚持教育原则,不要一味迁就孩子。

第五,不对孩子抱有成见。

父母如果预想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心理。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独立迹象就极力压制他,担心对他稍有让步,就会导致他走上歧途。如果父母的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可能就越会坚持己见。另外,不要根据自己的成见心理而盲目地责怪孩子。

最后,建立统一的教育“战线”。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不同态度可能会导致夫妻间的冲突。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夫妻应该多商量、多沟通,把对孩子的教育“战线”统一起来。然后,一起针对孩子的某一问题进行教育。否则,对孩子的教育就没有信服力,自然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亲子沟通小贴士

对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经常改变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讲、孩子听;孩子十几岁时,就应该与孩子尝试双向的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种方法暂时行不通时,就应该改变一下方法,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为止。实际上,孩子有了叛逆心理,只要父母指导得当,孩子完全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因为所谓的“叛逆”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过去几千年来都是没有的。所以,父母不用太过担心,要有信心。

正确面对沟通障碍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