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做人的细节

  

会做人将影响我们一生的成长,会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要从小在自己心中撒播下成功做人的种子。对每个人来说,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从小长养自己正确的人生态度,具备高尚的品行。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很好地去做事、学习、交往,才能更好地生活。

1.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顺父母是我们的本分,我们要知恩感恩,要真正萌生出对父母的孝心。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全身心的,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成人非常不易。所以,我们应该知恩报恩,孝敬父母,在生活中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东汉时有个孩子名叫黄香。9岁时,他的母亲病故了。失去了母亲的小黄香,把全部的孝心都倾注于父亲的身上。家中大大小小的事,他都亲自动手去做,一心一意地照顾父亲。

在炎热的夏天,每天只要吃过晚餐,邻居们都搬出椅子坐在屋外乘凉聊天。每当这时,孩子们要么听大人们讲故事,要么相互追逐着在夜幕下玩耍。

可是,在这么多孩子中,却永远找不到小黄香的影子。原来,细心的小黄香担心劳累一天的父亲因天太热睡不好觉,正拿着扇子在床边扇枕席。他的左手扇累了,就换右手,右手酸了,再换左手就这样扇着,一直扇到席子暑气全消,小黄香才去请父亲上床睡觉。一夜、两夜整整一个夏天,小黄香都是这样做的。

在寒冷的冬天,整个屋子就冷得像冰窖一般。但小黄香仍然有办法让父亲每天晚上睡得舒舒服服。只要天一黑,他就会先钻进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自己身体的温度把被子弄得暖烘烘的,然后再请父亲去睡,这样,父亲就可以免去寒冷之苦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现今科技发达了,物质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我们不需要再像小黄香那样为父母扇席暖被了。但他孝敬父母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当夏天夜晚来临时,我们记得早早地打开冷风让房间凉爽,父母入睡再及时的关掉冷风,以免着凉;冬天时,我们要想到开暖风暖气,让父母感到丝丝的暖意。除了这些,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体现我们孝心的地方。如果我们心中有父母,就会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让父母身心都感觉很欢乐。

人的一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永远也诉说不完:我们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父母扶着我们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听着父母那真挚的呼唤,我们学会了说话;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们茁壮成长;当我们生病时,父母熬过多少个日夜;当我们上学时,父母为我们操了多少心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份恩情比天高,比地厚!

孝敬父母不能等,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千万不要等到父母不在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孝敬父母,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尽心尽力去做一些父母喜欢的事,哄着他们开心,让他们有一个安详的人生!

很多孩子都认为现在父母还年轻,等父母老了,自己有钱了,到那时候,就可以给父母带来富裕的生活,住很好的房子,吃山珍海味。殊不知,父母要的并不是儿女的钱和东西,而是阖家团聚的天伦之乐。

现在,我们都正在求学,没有办法做到每天陪在父母的身边,但是,我们可以在放学后,可以在节假日,陪父母聊聊天,尽自己的能力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劳动,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更不惹父母生气和伤心。这样的话,我们就算是对父母尽到了一点应有的孝心。

其实,尽孝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我们对父母那发自内心的那一份诚敬之心。尽孝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有诚敬的心,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形下,不论千辛万苦,我们都能尽心尽力去做到,让父母开心。我们不仅要重视父母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如果等到我们有了时间和金钱,再去孝敬父母,恐怕父母已经不在了,这样的事情是人生的一大悲哀和痛楚,留在心底的痛,是永远没办法弥补的。所以,我们要及早尽孝,不要给自己的留下人生遗憾!

这样做一做

1.懂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人们说,了解到孕育生命的整个过程以及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是对我们最好的亲情教育。所以,要想培养对父母的孝心,就要知道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伟大,才真正生起对父母的孝心。

2.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在生活中要学着感恩别人,首先就要学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应当知恩感恩。都说孩子的心和父母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孝顺父母是人类的本能,如果我们不能感恩父母,那么,感恩其他的万事万物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3.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并不一定是做了什么大事,真正的孝顺是在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出来的。比如,帮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时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给父母洗洗脚,在父母生日时献上一份礼物,说一声生日快乐,等等。

4.对父母的言语要恭敬。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父母的言行不够恭敬,就谈不上是尊敬父母,更别说孝顺了。殊不知,我们粗鲁的言行会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所以,对父母孝敬,一定要言语柔顺。

5.要养父母的心,就是我们应该常常关注父母的心情,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心。比如,我们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好,这就是不孝;我们不听老师的话,德行不好,这就是不孝;我们和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相处不融洽,这就是不孝所以,我们要时常体恤父母的心情,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做好,要让父母放心,要让父母长生欢喜心。

6.要养父母之志,就是懂得父母对我们的期望。现在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出息,成大器,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我们要养父母之志,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智慧满行囊

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说,我们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千万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我们才想要孝敬他们。如果不能及时行孝,我们就会留下终身的遗憾。所以,当父母健在时,我们要及时尽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到做儿女的义务!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是人性善良最根本的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是我们一生都报答不完的。孝敬父母,是一个人的本分,是人间一切美德的最基本的条件。而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他就不会真诚地对待他人,当然也就不会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

我们的祖宗非常有智慧,他们造的字非常有意义。孝这个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也就是说,儿女背负年纪大的父母,我们要代代相传,我们要效法父母,我们要照顾父母,孝顺父母。

《孟子》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大舜能对父母做到至孝,我们也能。因为我们都有一颗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爱心。只要我们以大舜为榜样,真正尽到孝亲的本分,一定能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

2.问候恩师一句您辛苦了!

当我们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一定不要忘了细数一下教导过自己的恩师们。我们走到今天,能认识这段文字,能有这样的学识,与老师的辛勤教导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尊敬师长,不忘师恩。在空闲的时候,让我们去拜访恩师,并且真诚地向他们说一声: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王莉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当她读小学一年级时,她的身体里竟然长了一个肿瘤,必须接受治疗。经过3个月化疗,她最终战胜了病魔。但她没以前那样活泼了,因为她的头发全都掉光了,她很担心以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她很聪明很好学,足以补上落下的课程。但让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每天秃着脑袋去上学,是多么残酷的事啊!

在王莉返校上课前,王莉的班主任老师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不同款式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来上课,帽子越新奇越好!孩子们并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他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星期一的早上,王莉回到了她那熟悉的校园。可她站在教室的门口却不敢进去,她担心其他同学看见她戴着帽子会笑话她。但总是要进去的,挣扎了半天之后,她走进了教室。

当王莉迈进教室时,她竟然发现,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一顶帽子,和那些五颜六色的帽子相比,她那顶帽子显得再普通不过了。当然,这也根本没有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而她忐忑不安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在这期间,王莉常常忘记自己戴着一顶帽子,而她的同学们似乎也忘记了。

如果王莉的班主任老师没有要求同学们都戴帽子,同学们也可能会笑话小王莉,她可能就会自卑,可能就会生活在黑暗中。这位老师值得我们尊敬,她用一颗善良的心,保护了王莉脆弱的心,从而让她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在你的心中,是否也珍藏着一段感人的温馨故事呢?你是否会在梦中看见恩师期许的目光?你是否还记得临别时的那个诺言——老师,我会回来看您的!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我们有很多恩师的陪伴,他们的道德情操高尚,见闻渊博,传授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各种知识、经验教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每个人的成长,如果离开了勤于浇灌的园丁,大多数人都不能靠自己摸索而抵达博学的彼岸。恩师,应该是被我们珍藏在心底的名字。试想,如果我们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把老师的名字排列起来,足有一大串,每一位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都应该感激。

据说,在纽约的一辆小车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识这行字,请感谢你的小学老师。这辆小车所到之处都吸引了很多路人,牵动了大家对小学时代的温馨追忆。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打动纽约街上不同肤色不同职业的人们,是因为小学老师更值得人们怀念和感激,因为他们是人生启蒙之师。

老师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学习知识,解决我们的许多疑难,纠正我们的错误,让我们人生的旅途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感恩吗?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之于我们的影响,也许仅仅次于父母。为人弟子者,不论财富多巨大,不论地位多显赫,都不应该忘记恩师的培养之恩。一个人如果不知对老师感恩,他一定也不会重情重义!

古今中外,尊师敬长的动人故事感人肺腑,并被传为美谈,这种师生情谊任何人际关系也不可比拟、不可替代。

有一个典故叫程门立雪,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去拜会老师、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先生。程颐先生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先生醒来时,门外的大雪已经有一尺深。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主席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后,请故乡的老人吃饭,其中就有毛宇居老师。当毛泽东向这位老师敬酒时,毛宇居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说:尊师敬贤,应该应该!盛名之下,仍不忘师恩,其中的深情厚意,溢于言表。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与教导!伟人也都是踩着老师的肩头攀上事业的峰巅的!要尊师,因为老师是人类文化成果的传播者。老师甘为人梯,默默无闻地为学子授业解惑,就像春蚕甘于奉献,就如红烛喜照他人,他们的修养与学识理应受到尊重。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都会被细细地珍藏。恩师二字,不知引发了我们多少温馨的回忆和无以言表的感激。

这样做一做

1.不要再犹豫什么了,因为时间不容等待,如果我们还没有忘记老师,就让我们沿着上学时那条熟悉的小路,去拜访一次我们的恩师吧。

2.如果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那就让我们查询一下老师的电话,给老师一个惊喜。

3.把教导过我们的老师的名字牢牢地记在心里,在每一个重要的节日里,如在教师节、感恩节、新年、春节时,给他们寄一张贺卡,写上我们衷心的祝福和真诚的感谢。

4.在每一个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日子,给老师写一封信,同时企盼这封信能够通过邮递员,奇迹般地传递到老师的手中。

5.对没有对我们授业的老师表示感谢。虽然他们没有教过我们课程,但在某一个特殊场合,他对我们有几句善意的提醒;他能一眼洞察我们的潜力,永远祝福我们;在我们失落时,让我们看到希望;在我们得意时,为我们敲响警钟;他让我们深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在特别的时刻,他会助我们一臂之力只要对我们的学业或人生有所帮助,我们都要深深地感激他,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忘怀的恩师。

智慧满行囊

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老师教会我们智慧地生活,给了我们慧命。老师的谆谆教诲,就像滋润我们心田的清凉甘露,哺育我们这些小苗茁壮成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做人的榜样,能够遇到良师,承蒙其教诲,是我们一生中的幸事。

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至诚恭敬老师,亲近老师,才能真正接受老师的教诲,才能让自己受到最大的益处。

天、地、君、亲、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无数老师,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默默奉献着毕生的精力,使得华夏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时的拜师礼,是三跪九叩的大礼。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更体现了对中华文化道统的礼敬。这跪拜礼,是中华儿女对祖先殷殷教诲的感恩,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至诚恭敬的顶礼!

每年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9月28日,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诞辰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想往昔,难忘师恩,惟有当下切实力行老师的教诲,才能报答深恩。

3.做错事要承认,不撒谎

我们难免会做做错事,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错了不敢承认,还撒谎。一个人想有所作为,首先就需要拥有做人的美德——诚实。因为诚实是做人的第一核心价值,是时代对我们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你想拥有一辈子的幸福,那么就从今天起做一个诚实的人吧!

列宁8岁那年,一天,母亲带着他去姑妈家做客。列宁活泼好动,一不留神就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当时,谁都没有看见是他打碎的花瓶。列宁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所以他没有主动承认花瓶是他打碎的。

但是,母亲已经猜到花瓶是列宁打碎的。但是,要不要当众揭穿他呢?母亲思考着,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了解儿子是否诚实,能否在犯错误后对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有所认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母亲一直保持沉默,并暗中观察列宁,她是在等待列宁自己发现错误并勇敢地承认。果然,母亲的沉默让列宁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

有一天,在临睡前,母亲走到他的跟前,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这时,列宁再也受不了心里的谴责,失声大哭起来。他说:我骗了姑妈,花瓶是我打碎的!

看到儿子能够勇敢地承认错误,母亲欣慰地笑了,他安慰儿子说:没关系,你既然承认了错误就还是个诚实的孩子,你给姑妈写信,姑妈一定会原谅你。

于是,列宁立即给姑妈写了一封信,承认了错误。几天后,列宁收到了姑妈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原谅了列宁,还表扬他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要摒弃谎言,要诚实。因为诚实是人生的命脉,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诚实对于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平时的小事中培养诚实品质。

一位母亲给孩子讲了一个撒谎后鼻子会变长的童话故事,孩子十分相信,他说:妈妈,我不会撒谎的,我不愿意鼻子变长。妈妈说:孩子,其实在现在生活中,说谎是不会长出长鼻子的,只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孩子有点迷惑了:那我是不是可以说谎了?妈妈说:当然不是,应该说实话,说了谎话就会失去朋友,这比长长鼻子还可怕。这时,孩子明白了。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诚实的人最聪明,诚实比一切智慧都重要,因为它是一切智慧的基本条件。

10岁的汉森正和小朋友们玩棒球。一不小心,他把球掷到了邻居的汽车窗上,把玻璃打碎了。别的小朋友都吓得跑回了家。汉森呆立了一会儿,决定去向邻居承认错误,邻居原谅了汉森。不过,当晚汉森向父亲表示,他愿意把自己赚的钱赔偿给邻居。

第二天,汉森又一次敲开了邻居家的门,说:我愿意赔偿。邻居笑着说:你很诚实,又愿意承担责任,不过,我不要你赔偿,还很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赏。后来,汉森说:经过这件事,我更懂得诚实是可贵的。我以后都会做一个诚实的人。

可见,诚实自有它的报偿。如果我们付出诚实,就会收获信赖;如果我们付出谎言,就会得到欺骗。

学着对自己诚实,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学着对周围的人诚实,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和周围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只有学着做一个诚实的人,才能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诚实待人,不欺骗别人。当我们做到这些时,就会发现,周围的人对我们都十分友好,因为自己诚实的品格吸引了别人,让别人信赖和认同。

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诚实对于自己的重要,而为了一时私利损害别人的信任,等到发觉时,就会发现为时已晚,自己亲手毁掉信任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已经很难有人再相信你了。

诚实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应该诚实。一个人如果做不到诚实,也就不要奢望他能做成什么大事了,因为他连最起码的做人的标准都没有了。诚实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的前程。

这样做一做

1.注意身边的小事,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的人。千万不要以为事小而不值得做,其实,生活就是由这些小事来构成的。试想,一个连小事都不能做到诚实的人,别人根本就不会相信他能在大事上诚实。

2.诚实是自觉的行为。这是我们要求自己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后作出的选择,而非一时心血来潮或在别人的要求下去做。

3.从小不对别人撒谎。因为谎言就像炸弹一样,会随时爆炸,炸碎自己的信誉,也会炸毁别人的信心,甚至炸出误解和怨恨。寓言家伊索曾说: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谎言,走正直诚实的道路。

4.出现缺点和错误时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绝不隐瞒。

5.多读一些有关诚实的书或故事。针对社会上那种坑蒙拐骗的行为,自己一定要能明辨,要坚信,这种不良行为必将受到惩罚。

6.诚实但不要迂腐。比如,有人因重病入院,家人为了不使他伤心而刻意隐瞒病情。如果你还去告诉病人关于他的真实情况,不但不会因为自己诚实而心安,还会受到他家人的责怪。所以说,诚实固然是好,但是也要注意变通,以免伤人伤己。

智慧满行囊

一位智者说: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但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诚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诚实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诚实是一种寄托,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诚实是立人、立业之本,也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最起码要求。

要做个诚实的人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虽然诚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诚实是万万不能的。德国诗人海涅曾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所以,我们要摒弃谎言,做个诚实的人。

4.珍惜每一粒米,节约每一滴水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有的品质。如果我们能时时勤俭节约,就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也就具备了独立能力。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加强勤俭节约意识,传承这一民族美德,并发扬光大。我们要从小培养勤俭节约的好品质,从珍惜每一粒米,节约每一滴水开始。

据测算,40000粒大米重约1千克,我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吨大米,每年可节约1.2万吨大米,相当于节约了4万亩耕地上粮食,足足可养活3.5万人。

所以,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当然不仅要节约米,还有诸如水、电、纸等,都应该节约。

很多人认为,勤俭节约的观念已经陈腐不堪,也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勤俭一词也渐渐被一部分人遗忘了,其实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勤俭节约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历来为国人所提倡。我们要静下心来,仔细咀嚼民族传统精神盛宴,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其实,勤俭也是世界性的传统道德准则,每年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已经为世界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主题!日本人正在崇尚清贫思想,他们在用我国明朝《菜根谭》上的格言管理企业。法国人也在更新观念,以俭朴为荣,政府倡导全民勤俭过日子。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提倡简单生活,因为他们发现了简单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可见,勤俭节约也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新时尚。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日常生活非常简朴节约,他认为,不管是富足还是贫穷,一个人只有用好每一分钱,他才有可能事业有成。英格瓦·坎普拉德是世界知名企业瑞典宜家(IKEA)的创始人,他的财富曾一度超过比尔·盖茨。但他的生活却俭朴得难以置信:座驾是一辆已经驾驶了15年的轿车,乘飞机出行总是坐经济舱。在宜家,员工总是被要求办公用纸必须正反面都要利用。

美国的巴菲特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的生活准则就是简单、传统和节俭。他穿的西服是旧的,钱包是旧的,开的汽车也是旧的。但是他却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规定,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节俭的经营规则。正是因为沃尔玛专于节俭经营的理念,这家连锁超市才得以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

勤俭并不是小气,而是世界通用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做人的素质。遗憾的是,很多孩子都已经养成了高消费的习惯。在儿童节,一位14岁少年缠着爸爸给他买礼物,无奈之下,爸爸花了700多元为他买了一辆遥控玩具车。事后,爸爸说:现在的孩子,一到节日就要礼物,而且要贵的,真拿他没办法。其实,这样的礼物我们完全可以不要,应该为父母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作为孩子,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知道父母为生活所作的艰苦付出,要懂得饮水思源,不能忘本。勤俭节约是我们做人的重要品质,只有懂得节俭,才能让自己远离无底的欲望,才能创造人生的成功。

这样做一做

1.试着改变消费观念,树立节俭的意识。钱一定要花得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现在我们怎样花钱,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将未来管理金钱的能力和习惯。

2.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节俭。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购物或活动时,一定要乘坐公交车,而不能乘坐出租车;可以在超市或商场购买一些打折的生活必须商品,当然也可以利用商家的购物优惠券购买;可以尝试在网上购物,一般来说,大型的购物网站商品都打一定的折扣,比如当当网、卓越网等。

3.懂得珍惜物品,不浪费。要懂得所吃、所穿、所用的都来之不易,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就是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者的表现。

4.注意抓住机会去市场买菜、交水电费、电话费、上网费等,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家里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

5.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参观工厂、农村的生产劳动过程,参观书籍、报刊的印制过程。

一旦我们懂得了这些,就会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

智慧满行囊

三国时期蜀国的贤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说,那些有道德的人,通过静思反省来让自己尽善尽美,以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所以,我们要学会爱惜东西,节约粮食,珍惜每一粒米,同时还要勤劳。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意思是说,尽看前朝旧事,成功来自勤俭节约,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李商隐虽是婉约派诗人,但这句诗并不婉约,一句话概括了节俭对于家国的重大意义。

明朝教育家朱柏庐先生在其《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说,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这句话在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5.经常对别人说谢谢

在每一天,我们都要记得经常对别人说谢谢,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有感激之情,才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激,我们就会快乐永存,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丽,就会感到人生是如此绚丽。学会感恩,我们的人生旅途就会一帆风顺,我们就会更好地走向成功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记得说谢谢,都要拥有一颗感恩心。

两个人同时去见上帝,上帝见他们十分饥饿,就先给他们每人一份食物。一个人接过食物后,很是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另一个人接过食物后,无动于衷,好像就该给他似的,径自大吃起来。

之后,上帝只让那个说谢谢的人上了天堂,而另一个则被拒之门外。

被拒之门外的人不服气:我不就是忘了说‘谢谢’吗?

上帝说:不是忘了。没有感恩心,就说不出‘谢谢’;没有感恩心,就不知道爱别人而且也得不到别人的爱。

那个人还是不服:少说一句‘谢谢’,差别也太大了!

上帝又说:没办法。因为天堂的路都是用感恩心铺成的,天堂的门只有用感恩心才能打开,而下地狱则不用。

人间需要谢谢,天堂也需要;普通的凡人需要谢谢,伟大的上帝也需要世间若没有了谢谢,比失去水的沙漠更可怕。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常说谢谢?要知道,经常说谢谢的人一定是善良、懂感恩的人,而善良的人也会因此收获幸运。

每天早上,当我们睁开眼睛时,我们就要提醒自己,记得说谢谢。告诉自己,不懂得谢谢的人,就不懂得人生,不懂得生活,不懂得爱,不懂得做人。

一位活了104岁的老太太的长寿秘诀有两个:一是要幽默,二是学会感谢。结婚80年来,每天她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她感谢父母、感谢先生、感谢孩子、感谢邻居、感谢大自然赋予她的种种关怀与体贴,感谢每一个祥和、温暖和快乐的日子。是谢谢让老太太有了长久的快乐与幸福。

一位老师患病去世了,他在临终前留给人间的最后两个字是谢谢,感谢日夜照顾他的亲人、尽心为他治疗的大夫,以及前来看望他的学生。

一个盲人女孩在妈妈生日那天送给她一份礼物——扎在生日贺卡上的盲文。妈妈看不懂,就请人翻译了出来: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虽然您没给我明亮的双眼,但谢谢您给了我生命;虽然我看不见您,但我永远爱您这段盲文竟让妈妈泪流满面,并把它看做一生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能够心存感激,经常说谢谢的孩子的情商更高:机灵、热情、坚定、细心而且更有活力;而且,这些孩子也更乐于帮助别人。所以,就让谢谢带给我们高情商吧!

现在好好地想一想,在生活中,不论是对我们最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是对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自己有没有经常说谢谢呢?要懂得感谢,只有当我们用心去体会生活,用爱去感受生活,我们才会发现,我们收获了不只是现在这些,而是很多很多。

真诚地感谢——感谢我们周围的每个人,感谢上苍赐予我们健康的身体,感谢我们所经历的各种考验,感谢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情感,感谢我们所能见到的大千世界,感谢其他人对我们的善行如果你想说谢谢,就请你立刻说出来吧;如果你怀有一颗感恩心,有一种感激之情,就尽快表达出来吧!要让谢谢成为伴随我们成长的好伙伴。

这样做一做

1.经常回忆让我们感激的人和事,这能有效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

2.从内心深处知感恩。可以在吃饭前念诵感恩词: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大众信任支持。

3.感恩并不只是说声谢谢这么简单,更要懂得其内在的深意。感谢他人的心意和友善,以及花在自己身上的宝贵时间。分享内心的感恩之情,并将这种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快乐。

4.在你生日那天,真诚地对父母说一声:谢谢!告诉他们,你对生命的感激和体会;告诉他们,你一直知道他们的爱,你将永远爱他们。

5.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记得给爸爸妈妈献上一份礼物,并对他们说节日快乐!经常对父母说:您辛苦了!谢谢您!

6.乘坐公交车,别人给我们让座时,我们应该说谢谢;接受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应该说谢谢;想一下,还应该在生活中的哪些场合、场景下应该说谢谢?

智慧满行囊

谢谢,一个简单美丽而温暖的词,是人生天平上的一个砝码,能准确测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文明程度的大小、生命的轻重。不懂得谢谢的人,就不懂得爱,不懂得做人。

谢谢有多少,爱就有多少;爱有多少,谢谢就有多少。有时,千言万语的感激之情,都凝结在谢谢这两个字上,这两个字会把所有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更完美、更淋漓尽致。一声谢谢,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是架在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关于感激,一位大智慧的长者曾说: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但愿我们都能从这段文字中获得一些感悟!

6.学会说对不起,真诚道歉

如果自己犯了错误,应该在他人觉察前就大胆承认。学会说一声对不起,真诚地向人道歉。一个勇于说对不起的人一定会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如果我们真正从所犯的错误中汲取了教训,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发生改变,我们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智慧,从而为自己的人生拓展出平坦的大道。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小的时候,他又聪明又淘气。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崭新的小斧头,并嘱咐他说:你把果园里影响果树生长的杂树砍掉。不过,你要小心一点,不要砍着自己的脚,也不要砍着正在结果的树,尤其要注意我那棵樱桃树。

华盛顿答应了,他挥动斧子拼命地砍着杂树。结果,他还是有些不小心,把父亲最深爱的那棵小樱桃树砍断了。华盛顿害怕父亲生气,就把所有砍断的树堆在一起,还用杂草把樱桃树盖了起来。

傍晚,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他知道是华盛顿不小心砍掉的。所以,他假装没有看见,还表扬他说:你真能干,一个下午不但砍了这么多树,还把坎断的树堆在了一块儿。

听了父亲的话,华盛顿的脸红了,他惭愧地对父亲说:爸爸,对不起,我不小心砍了您的樱桃树。我欺骗了您,您责备我吧!

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赞扬他说:学会道歉是英雄的行为,爸爸不会责备你的,你的一声‘对不起’比爸爸心爱的樱桃树要珍贵的多。

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华盛顿是真诚地向父亲道歉的,他是有心要改过。我们要学习他那种真诚道歉的态度,因为这意味着改过。所以,在我们做错事时,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说一声对不起,这是明智之举。

在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犯错。实际上,我们正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过程中成长与发展的。犯了错误,我们要敢于承认,及时说一声对不起,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完善、健康和高尚的人。

有人说:学会道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真诚的道歉将会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真诚地向别人道歉。

其实,说对不起并不意味着丢脸,相反,它意味着勇于改正错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当众改正自己的错误。很早之前,他曾提出一个理论,后来有人对此提出疑问。经过仔细研究,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接受了别人的意见。然后,他在一次报告中当众改正了自己原来的结论,并向大家道歉。难道他的这种道歉意味着丢脸吗?当然不是。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或看到一些明知自己做错事而不改正的人,这些人不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因为他们没有向别人说对不起的勇气,不想改正错误。

勇于道歉并不是失败,而是一种成功;说对不起并不意味着服输,而是意味着进取。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是我们与他人建立信任的桥梁,这一声真诚的道歉意味着改过。所以,面对错误,让我们学会说对不起,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要知道,说一声对不起,并不代表我们真的犯了大错误,或者做了伤天害理的大坏事,对不起是一种软化剂,会让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为下一步的沟通创造了条件。

当我们不小心出了差错后,最明智的行为就是勇敢地认错,立刻道歉。当然,我们还应该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后不再犯。德国诗人歌德曾说: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我们应该从中领悟道理,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

这样做一做

1.对自己的过错负责。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一旦犯错误,我们一定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要勇于对自己的错误负责。这是值得称道的行为,逃避错误只会成为胆小鬼,不会成就大事。

2.错误发生后,首先要坦率承认错误,真诚地道歉,使对方平息怒气。然后,再向对方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争取得到谅解。当然,也要善于接受来自他人的批评与建议。

3.简单的一句对不起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错在了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错误?4.对待错误,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要有恐惧心理,而应该乐观对待。这样,才能认清错误的价值,从而帮助自己获得提升。

5.当别人犯了错误,向我们真诚说对不起时,我们一定要谅解他,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把他拒之门外。

智慧满行囊

说一声对不起,勇于道歉后,最重要的就是改过。

《左传·宣公二年》中曾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人不是完人,所以不能一辈子不犯任何错误。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能够及时改正,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也就是说,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能改过就好。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大过,真正的过错。改正错误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知错不改,形成了习惯,就会让自己后悔莫及。

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人们的都看得很清楚;如果改正过错,人人都会敬仰他。

《弟子规》言: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如果犯了错,死不认账,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所以,犯错之后,不要极力掩饰,否则,错误就会成为我们无法逾越的鸿沟。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7.不要骄傲,学会谦虚做人

不骄傲,不自满,要谦虚做人,这是我们最需要的,这会让我们静下心来冷静分析,避免不思进取,止步不前。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趾高气扬,作为孩子,我们就更没有理由这样。要知道,低头的是饱满的稻穗,而昂头的却是秕子。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拥有无数的崇拜者。

有一次,一个人问苏格拉底:您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一米!

那个人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一米高 ,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却只有一米,那我们岂不是要戳破天吗?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一米的人,要想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懂得低头,就是不论我们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大千世界里,我们只是一个小分子,是十分渺小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骄傲,应该谦虚做人才对。

其实,低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也是一种能力,而不是自卑,更不是怯懦。只有敢于低头并且能够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不断地汲取教训,才会让自己不断成长,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更加精彩。

如果把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脚下刚起步,有的人正向山腰跋涉,有的人已经在顶峰信步,但这时候,不管我们处在什么位置,都要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即使已经登到很高处,也要会低头,因为,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低头就是不骄傲,就是谦虚。谦虚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英国诗人丁尼生曾说:真正的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一个谦虚的人不但不会让别人小看,相反,一个懂得事事谦让,不居功自傲的人,必然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和爱戴。

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也许我们在某一方面非常优秀,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说自己是个全能的人。所以,无论我们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都不会是我们停止不前的理由。

古往今来,越是道德学问高的人,越是谦卑礼;越是有智慧的人,越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一个谦虚的人,总能从待人处事的谦虚态度中收获智慧,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

相传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作好一首诗,总会先把它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白居易从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广为传诵。

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曾对青年人说: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越是道德情操高尚的人越懂得虚怀若谷。谦虚是能够正视自我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只有真正的具有谦虚的这种品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谦虚的态度使得我们把自己置于学习的地位,这样的心态不仅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缺点,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他人的优点。

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与广袤的大地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是沧海一粟,实在微不足道。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不管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拥有多久,都只不过是拥有极其渺小的瞬间,所以我们根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为了自己的未来,一定要谦虚做人。

这样做一做

1.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这样,我们可以永远把自己置于学习的地位,好好地和他人相处。

2.不说大话。说大话就是自夸,就是骄傲自大。一定不要讲大话,不要盲目吹嘘自己。《犹太法典》告诫人们:即便是一个贤人,如果是他们过分炫耀自己的知识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无知无耻的人。

3.多阅读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自己所拥有的,所懂的,都永远微不足道。所以,我们没有一点理由骄傲。

4.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和荣誉。不要为此沾沾自喜,要知道,成绩与荣誉的背后,有父母、老师太多的付出。所以,我们应以一颗感恩心来对待,而不应该骄傲,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5.虚心向别人请教。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支持。所以,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要虚心求助于他人。

6.不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培养自己的谦虚品质,成为不骄傲的好孩子。

智慧满行囊

关于谦虚做人,古圣先贤为后代子孙留下了许多格言警句。

《中庸》中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这里的自迩和自卑都是要谦恭实际的意思,是说保持理性,以一颗谦逊和仰望的心去做事。

《易经》言:有大者不可以盈。即使功劳比天大,官位比天高,也不能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要懂得谦虚。所以,即使是圣人也还要更加谦虚。

《养心遗规》卷下说: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别人称赞你,能够表示谦虚,等于增加了一种美德;如果自我吹嘘,就会归于失败,还会受到人家的诋毁。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尚书·大禹谟》中的一句话。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这是自然一定的道理。

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之所以能够为百川河流汇注而成王,是因为它善于处下。可见,只有谦虚,才能不断进步,骄傲只能止步不前。

8.说到,就一定要做到

儒家经典《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也就是言必信。为人处世,做事立业,最重一个信字。言而无信,就无法得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至圣先师孔子早就认为: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那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该说到做到,信守承诺。

尼泊尔是个多山的小国,紧靠喜马拉雅山南麓。因为当地经济落后,商业不发达,自然条件也不太好,所以很少有外国人到那里去。

有一次,偶然有几位日本摄影师到了那里。他们请当地一个小男孩代他们买啤酒。小男孩走了3个多小时才买到啤酒,摄影师很感动。第二天,小男孩又来了,自告奋勇要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整整一天过去了,男孩一直没有回来。摄影师们都说,小男孩肯定把钱骗走不回来了。

当天夜里,小男孩敲开了摄影师们的门。原来,他在山下的集市上只买到4瓶啤酒,为了兑现承诺,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又买到另外6瓶啤酒。返回时,他不小心摔破了3瓶。他拿着碎玻璃片,哭着向摄影师们道歉,并把零钱交回摄影师。摄影师们被深深地感动了,每个人无不动容。

摄影师们回国后,向人们讲述了这个故事,许多媒体对此作了报道。从那以后,到尼泊尔旅游的日本游客越来越多。他们不是被摄影师拍到的自然风光所吸引,而是被男孩信守承诺的品质深深打动。

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曾说: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一个人守信的品格是贴在他身上的神秘标签,它往往会在关键的时候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主导一个人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是否会一帆风顺,是否能成功到达彼岸。

东汉时期,张劭和范式是一对好朋友,两人同在京城洛阳的太学读书。学成离别那天,张劭含泪说:今日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范式安慰他说:两年后的中秋节,我会到你家见你,并拜见令尊。

两年后的中秋节,张劭备好了饭菜,并告知了父亲。父亲有些怀疑地说:他家远在江南,有数千里的路,他真的会来吗?张劭说:范兄是个讲信义的人,他一定会来的。就在这时,远处尘土飞扬,范式骑着一匹快马飞奔而来。

很多年后,张劭临死时对妻子说:范兄是个可以托付的人。后来,范式果然替他精心办理了丧事,还非常尽心地照顾他的妻儿老小。

对于守信,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说人生是一列疾驰的列车,守信就是必不可少的轨道;如果说人生是一次航行中的大船,守信就是必不可少的舵手;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行,守信就是那必不可少的地图,它将始终随你前行,指引方向。

坚守信用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最大关键。一个人要想赢得成功,一定要守信用。只有守信的人才值得信赖,守信能够赢得尊重,更能取信于人。守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我们保持正直,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

实现诺言,是一种信义,而信义是做人的根本。古人有一诺千金的说法,这是非常正确的。我们要信守诺言,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要不食言;自己说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信用,要学会守信用。

这样做一做

1.要时刻提醒和督促自己,必须说到做到。惟有如此,我们才不会出尔反尔,才不会不负责任,这才是我们茁壮成长的保证。

2.不轻易许诺。理智的孩子具有敏锐的判断力,会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而答应别人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许这样做是处于乐于助人的好心,但是,万一自己不能办到,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也会减弱自己的诚信度。所以要非常谨慎小心地许诺,尽量考虑到各种可变的因素和条件,防止某些意外状况发生,以妨碍诺言的践行。

3.一旦许诺,就要言而有信。美国开国之父华盛顿曾说: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只有明白了这些,在答应别人时,就会有章可循,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智慧满行囊

亚圣孟子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可见,做人一定要讲信义。一个习惯于不守信用的人无异于在拿自己的品行作典当,而这种典当无异于杀鸡取卵。

在智者看来,信守诺言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他们从守信着手,往往可以厚德载物,获利丰厚。除此之外,还能赢得运用其他手段不能得到的东西,比如,人心和人们真挚的认同与敬佩。

一个守信的人,自然会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相反,如果贪图一时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却为此毁掉了自己的声誉,得不偿失,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作为新时代的孩子,我们应该体会到,守信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古圣先贤、当代成功者的事例都能证明,诱惑只会让自己变得堕落,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一定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如果真能做到守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走得更加坚定。

经典《论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也就是说,约定的事情一定要合乎义理才能实践,不义的事情是坚决不能承诺的。

9.让心柔软一点,学会同情

同情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感情,一种优秀的品质。同情心是构成一个人完美个性、良好品德的要素之一。人不能没有同情心,同情心可以让人变得可亲可敬,变得崇高伟大。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一些吧,人与人之间只要相互同情,那么人世间就会充满温馨和关爱,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大集体。

一天,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在大街上走,一个穷人上前来求他说:我肚子饿了,请你给我一点钱,好买点东西吃。

屠格涅夫回答说:好!他就伸手到衣袋里去摸,可是袋里空空的,连一条手帕也没有。于是,他对穷人说:兄弟阿!实在对不起!我没有带钱出来。

那个穷人说:谢谢你!谢谢你!

屠格涅夫既感到惭愧又感到惊奇,就问他说:你谢我是什么意思呢?我连一分钱都没有给你啊!

穷人说:我谢谢你救了我的命,因为40年来我因为贫穷被社会遗弃,所以想去自杀,你是第一个叫我兄弟的人,让我内心感到温暖。我决定不自杀了!

正是屠格涅夫的同情心救了这位穷人。

同情心是指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关心、安慰、支持和帮助。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现在,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渐渐变得冷漠。

2003年4月,海南省青少年安全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巡回展首次进入校园。根据科普宣教内容,工作人员对某学校的小学生随机进行心理测试。

当问到学前班、一年级的小朋友怎样对待在路上偶然遇到的小猫时,大都回答:爱护它。还是同样的问题,几名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却带着恶作剧的笑容说:打死它。带回家玩死它。

还有一道题目:小妹妹病了,冷得打哆嗦,你愿意把自己的衣服给她穿吗?接受测试的一年级小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三到五年级的小学生全都说:不愿意。一名三年级小男孩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只有一件衣服,借给她穿,我穿什么?

类似的测试在北京也做过,测试结果表明,62%的孩子缺乏同情心,这部分孩子中,有32%的孩子说要弄死小猫。

专家指出,孩子缺乏同情心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如果不加强教育,将会滋生出种种心理问题。

同情心是人的一种善良的天性,它就是仁爱,就是讲人道,就是把他人的困难遭遇当做是自己的困难那样,就是一种感情上或道义上对他人合法需要和利益的理解与支持。

同情心不只是心理上的活动,更是积极的行动;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撒下了爱的种子。

科学家牛顿花了20多年时间埋头于日光的研究,积了一大叠记录纸。一天,牛顿不在研究室,一只名叫金刚石的小狗跳到了桌上,把正在燃烧着的蜡烛弄倒了。牛顿辛苦了20多年的研究记录,一下子变成了灰烬。

牛顿回到研究室后很悲痛,可那只小狗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牛顿同情小狗的无知,仍像平常一样,很亲切地抚摸着小狗的头说:金刚石啊!你不会知道你所做损害的事吧。

可见,牛顿是怀着一颗伟大的同情心的,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

同情心是人类心灵中的一种美德,是每个人本来具有的,但有些人被物欲蒙蔽,被自私障碍,让同情心远离了自己。没有同情心是心灵的严重缺陷,会让人变得冷漠、自私,会让精神世界变成荒漠。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柔软一些,在心灵上播下爱的种子,把自己的同情心培植起来。

这样做一做

1.照顾生病的老人、帮助残疾人,甚至是通过饲养小动物,养花种草等行为培养自己的同情心。这样做可以激发我们自身的照顾弱者的情感。

2.设身处地了解别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尝试和一些落后地区的孩子建立长期的手拉手活动,切实感受他们求学生活的艰苦,长养同情关爱之心。

3.尝试随时随地做好事。一旦坚持这样做时,同情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将发现自己会不满足于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于他人的事。

4.参与社会服务。比如帮助邻居打扫卫生,给老年人阅读书报,给生病的小孩做玩具等等。这些社会活动中一定能有效培养自己的同情心。

5.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加深对真、善、美的认识。在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学作品中进行正义感、崇高品德的熏陶。在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文学境界中培养同情心。

智慧满行囊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同情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为最高的美德。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同情是善良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所以,人不能没有同情心,同情心可以让人变得可亲可敬,变得伟大崇高。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因为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滚烫的诗句,才戴上人民诗人的桂冠;近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发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肺腑心声,表现了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则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拳拳之心,显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民族,从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到今天的八荣八耻教育,都在教育我们要有同情心。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唤醒自己的同情心。

10.这是我的责任,我绝不推脱

虽然责任心没有标价,但却可以让人的灵魂高贵,也可以让人的灵魂低贱;责任心没有重量,却可以让生命意义重于泰山,也可以让生命意义轻于鸿毛。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等于缺乏理想,没有灵魂,注定一生失败。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千万不要推脱,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沃尔顿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因为家里穷,他面临着失学的危机。他决定趁假期出去打工。很快,他找到了为一大栋房子刷油漆的业务。在工作中,沃尔顿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就要完工了,沃尔顿给拆下来的一扇门板刷完最后一遍漆,他想出去歇一下,却被砖头绊了个踉跄。这下麻烦了,他碰倒了支起来的门板,门板倒在刚粉刷好的墙壁上,墙上立刻出现了一道清晰的红漆印。

沃尔顿立即切掉漆印,又调了些涂料补上。可做好这些后,他发现补上去的涂料色调和原来的很不协调。怎么办?他决定把那面墙重新再刷一遍。半天后,沃尔顿把那面墙刷完了。可第二天,他又发现新刷的那面墙和其他墙壁的色调不协调。

于是,他决定再去买些涂料,将所有的墙都重刷一遍,他知道这样要比原来多花近一倍的本钱,他就赚不了多少钱了,可他还是决定这么做。

这一切,都被房子的主人迈克尔看在了眼里。为了奖励沃尔顿工作的负责态度,迈克尔赞助他读完大学。沃尔顿大学毕业后,娶了迈克尔的女儿为妻,还进入了迈克尔的公司。10年后他成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后来,他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的董事长。

沃尔顿的命运被一面墙改变了,更确切地说,是被他对工作的负责态度改变了。有时候,我们一遇到不好的事,就千方百计找客观原因,总希望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不愿主动承担责任。对此,我们要积极改正,否则就会阻碍我们未来人生的发展。

责任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责任心是一个人能够自觉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并负责到底的决心。一个人责任心的有无或强弱会关系到他人生的成败。

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是为了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这一切,都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负责任的人,面对责任,无论大小,他都不会推卸,因为他知道负责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责任也是一种付出,负责任的人在付出的同时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会让我们的心胸豁然开朗,会让我们冷静、成熟。

我们应该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否则就会淡化我们的责任心,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我们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我们来说,一定不能逃避责任,不能淡漠自己的责任心。

如果我们想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勇敢地去承担责任。如果我们能够承担起来,那就不仅向自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向社会证明了自己很出色。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分量,让人生更精彩。

这样做一做

1.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小事往往会对责任心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点滴小事,正是这些小事给了我们培养责任心的机会。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这些小事来培养责任心。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都是我们分内的事,一定要自己做,千万不要再期望得到父母的帮助了。因为,现在已经是自己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3.在家中,要协助家人做一些家务事;在学校,要协助老师同学做一些班集体的事。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尽责。

4.学会关心他人。从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和家庭开始,还要主动关心家里的老人、病人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在家庭生活的磨练中培养责任心,进而上升为对父母对家庭,以及对社会负责。

5.有意识地帮孤寡老人、残疾人做点事,参加居民区的卫生、绿化劳动,在学校做好值日工作,等等。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实际锻炼中,逐渐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心。

6.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不找借口,不推脱。这样才能养成可贵的责任心,才能独立应付生活的考验。

智慧满行囊

有人说,生命就是一种责任,谁逃避自己的责任,谁就会被命运捉弄;谁拒绝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谁就会被团队或组织淘汰出局。只有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承担超越生命的职责。责任心,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伟大。

一个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人,就会具备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就会为他所承担的事情付出心血,就会为达到一个尽善尽美的目标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同时他也是一个善始善终的人。强烈的责任心会让我们为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是我们成功走向社会的关键所在。

《荀子·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从小学会为小事负责,长大才能主动为大事负责。所以,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勇于承担责任。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并能愉快舒畅地生活。

责任心可以帮我们远离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体谅别人,疼爱别人,也有利于培养我们自制、自理能力,有助于我们关爱社会,担负重任,从而促使我们做一个对民族、社会和国家负责的人。

11.爱惜公物,不破坏一草一木

爱惜公物是集体生活的需要。我们要知道,校园里的一切设施,一草一木,都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爱惜公物,校园将不再是校园,必将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不便和负面影响。学会爱惜公物,我们才称得上是一个文明的孩子,对于文明今后步入社会,立业成家,立足于社会都有很大的益处。

我是一扇普普通通的门,我的家一所小学的一间教室里。

自从我被木匠叔叔制造出来后,有很多人来看我,想买我。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一下子从一棵默默无闻的树变成了一个大明星。

当我被一所小学买回去后,我非常尽职尽责:每天早上,我敞开胸膛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傍晚,等同学们回家后,我挺着胸膛守卫着教室,保护教室里的物品。我感到很欣慰。

可是,好景不长。几天后,坏事就接连不断地发生在我的身上。有一天课间时,几位男同学在教室里追逐嬉闹,一位男同学跑出去后,只听砰的一声,我被重重地关上了;接着,又一名男同学跑出去,我又被砰的一声关上就这样,我被他们反反复复地关来关去。几天后,我实在撑不住了,把手断掉了,门闩也坏了,我非常痛苦地呻吟着。

一位叔叔把我修好后,惨剧又发生了:几个男同学比谁的劲头大,你一腿,我一脚,他们狠狠地踢我,把我的身上踢出一个大窟窿,我痛得惨叫起来同学们呀,我求求你们了,不要再虐待了,我实在受不了了。我求求你们,请你们好好对待我,尊重我,爱护我,不要再损害我了,我这一辈子都会感激你们的。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好的成绩,还要懂得做人,懂得爱惜公物。爱惜公物,从爱护一扇门开始。

当我们看到楼道上、教室里的墙壁污迹斑斑,看到课桌椅上被划得不堪入目,还有教室里、楼道里的长明灯,窗户在风中呼呼作响这一切就好像在控诉我们对它们犯下的罪行。

破坏公物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陶铸先生曾说过:一个人有了崇高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没有高尚的品德,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如果我们想健康成长,想在未来有所成就,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爱惜公物。

比如,我们有时候会在教室里乱扔粉笔头,这既破坏卫生又浪费;有时候会在课间打闹,这可能会破坏桌椅门窗,还可能会伤着我们自己其实,这些都不是小事,都反映出了我们内心是否对物品有爱惜之心,是否对它们有感恩之心,是否有很好的修养。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教室里的灯弄坏,在桌子上乱涂乱划,门窗在风中呼呼响着,垃圾乱丢我们会有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吗?如果我们连这点爱惜公物的意识都没有,以后怎么可能会有大的成就?

除了学校以外,我们所在的小区也有很多公共设施:楼台、亭阁、健身器材、阅览室、游艺室,等等,这些都给人们美的享受,都能伴随人们度过愉快的闲暇时光,它们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格外美丽。对于这些设施,我们依然应该去热爱,去爱惜。否则,就会让人们用起来不方便,甚至不能使用,还会让这些公物垂泪。

我们应该知道,公物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是由劳动者的汗水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破坏公物,就是无视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就是对物命的践踏。所以,我们要爱惜物命,它们也是有感情的,理应受到人们的爱敬。

爱惜公物吧,别让它们再伤心流泪,要让它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这样做一做

1.从小事做起,有效杜绝破坏公物的现象。比如,不在墙壁上蹬踏留痕,不让电灯开关粉身碎骨;不在墙上、桌椅上乱写乱画;挪动桌椅时要小心翼翼,开门开窗时要轻手轻脚;不乱丢垃圾,能时时捡起地上的纸屑;放学后,及时关好门窗;节约用电,随手关灯2.规范自己的行为,坚决远离破坏公物的陋习;对那些故意损坏公物的行为及时劝阻,并能提醒他们,要勇于抵制不良的行为。

3.在课间休息要文明,不在教室里追逐吵闹;不在地板上乱吐痰,不要把垃圾留在课桌里。

4.爱护实验室器材,不无故损坏;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不踩踏,不损坏绿化设施;珍惜校园内的各种资源5.充分意识到破坏公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把爱惜公物的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智慧满行囊

损坏公物的行为是可耻的,是社会所不容的,是人们所不齿的爱惜公物是一个人高尚道德的所在,是其崇高品质的体现,是其美好心灵的写照。爱惜公物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显示一个社会的风尚,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爱惜公物,从我做起。

古人云: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我们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我们道德素质的高低,从大处讲也反映了这个集体文明程度及素质的高低。让爱惜公物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成为我们的良好习惯。

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按这个纲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惜公物做起来并不难,只要拥有一颗公德心,处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就能有效保护好公共设施。

爱惜公物,自觉保护公物的生命健康权,不仅会培养我们良好的素质,还会健全我们的人格,更能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12.每天都积极乐观,快乐生活

两个人,同时打开窗户看夜空,一个人看到的是星光璀璨,一个人看到的是一片黑暗。持久的悲观情绪会使人生的路愈走愈窄,而乐观让人生的路愈走愈宽。所以,选择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是一种机智。生活,需要积极乐观,这样才能鼓舞自己勇猛前进,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两只水桶一起被吊在同一井口上。

其中一只水桶对另一只说:看起来你似乎闷闷不乐,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唉!另一只回答,我常在想,这真是徒劳呀,好没意思。常常是这样,刚刚重新装满,随即又空了下来。

啊,原来是这样。第一只水桶说,我倒不这样认为。我一直这样想:我们空空地来,装得满满地回去!

即使是在同样条件下,同一种环境中成长的两个人,他们在夜晚同时向窗外望去,一人会看到星星,一人则会看黑暗。这代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积极乐观的,而后者则是消极悲观的。

这就好像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同时遇见了玫瑰。一个人说:这朵玫瑰真美,有这么多刺还能开得这么漂亮。而另一个则说:这朵花真讨厌,有这么多难看还扎人的刺。 其实,玫瑰没有问题,而由于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看问题的方向不同,就导致了事情的结果不同。乐观的人总能在事物中寻找到有利于自己的一方面,从而让心情更加开心,快乐。而悲观的人,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从中看到失意的影子。

如果你选择了以悲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那么你将时时忍受抑郁、痛苦的折磨。你的生活、学习,甚至健康都要因此付出代价,因为你的心田常常是阴暗多雨的。

假如你选择了乐观,生活将会变得阳光灿烂。你不必担心变成乐观的奴隶,你可以自由地去选择是否快乐。但是,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拒绝快乐的生活吧!

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却缺少乐观的态度。容易被生活中的困难吓退前进的脚步,总是被眼前的挫折蒙蔽双眼。比如,有的同学一次考试失利就变得一蹶不振,几个星期甚至整个学期也无法恢复,甚至从此走进学习的低谷,徘徊不前。

其实,一味地沉浸在不如意的忧愁中,只能让不如意变得更不如意。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既然悲观于事无补,还会破坏我们的心情,那何不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守住乐观的心境呢?

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愉快的事情是永久的、普遍的,他们能够促使好事发生,而一旦不利事件发生,他们也能视为是暂时的。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远的。在解释坏事发生的原因时,他们不是责怪自己,就是诿过于他人。由于常常运用这种悲观的方式解释事物,无意识中就丧失斗志,不思进取了。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免不了挫折,总会伴有各式各样的矛盾。如果能抱着乐观的态度对待,就不会惧怕挫折的打击,由于矛盾引起的困惑也会减弱,等到浮云飘过的时候,外面依然是蓝蓝的天、绿绿的山。

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遇事乐观的心态,特别是当处于逆境的时候。要知道,悲观的心理暗示总能在未来变成现实,如果是乐观的期待,这种期待也会随着自己的努力而慢慢实现。

既然人生不可能不经历风雨挫折,就不要抱怨生活的苛刻了。不管生活是怎样对待我们,我们都不能忘记用微笑看待一切。换个角度,把磨难都当做对自己的历练吧!这样才能在困苦的逆境中把握方向,不屈奋斗,迎接苦难的挑战。

这样做一做

1.学会接受既定的现实。既然现实已经不可改变,那就接受它,这是保证积极乐观的前提。这样,就能够乐观坦然面对一切,就能做一个幸福的人。

2.试着让自己变得幽默。幽默是一种智慧,也一种生存的技巧。多看一些幽默漫画书,让自己尽可能以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3.不压抑自己的快乐。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不要让父母替我们包办做事,否则,我们就无法在做事中得到乐趣。

4.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来。可以广泛地阅读,在阅读中升华思想;也可以交几个真正的好朋友,在交往中培养乐观的性格。

5.要看到事物积极面。任何事物都有消极和积极两面性,学会在消极中找到积极的因素。

6.要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记住这样一句话吧:我一直为自己没有鞋而感到不幸,直到我遇到了一个没有双脚的人。想到这些,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了!

智慧满行囊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着巨大的力量,它肯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积极乐观是一个希望成功、追求成功的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们应该尽早学会的人生态度。因为积极的人不会等待命运的安排,也不会等待外力的帮助,他们是主动前进,主动推动事情向前发展;同时,积极的人还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感觉会让他认为,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必须主导事情的发展。

消极悲观的人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能够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积极乐观的人则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知道黎明即将到来。

消极悲观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人性格、经历与努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悲观的阴云可以告别,乐观的阳光也可以拥抱。现在,如果有10个问题,你只做对了5个,那么还是完全有理由庆祝一下,因为你已经成功地解决了5个问题。你会这样做吗?

13.不占小便宜,远离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的人,总是希望所有的幸运都降临在自己身上。他们喜欢占小便宜,常以眼前的利益判断是非,这样的人会让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最终会毁掉自己。自私自利的人不会有朋友。在顺境中,不能与朋友共享幸福的人,在逆境中,他也不可能得到朋友的帮助。

有两个人一起去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发现地上有一只金表。其中A先生立刻说道:哈哈!我发现了一只金表!

这时,B先生马上纠正道:不,不对!你不应该说是‘我发现’,而应该说‘我们发现’才对,不要把我忘了哦!

不一会儿,遗失金表的人追了上来,看起来来者不善。这时,A先生惊慌失措地对B先生说:看样子,我们是跑不掉了!

B先生冷冷地对A先生说:不,不对!你不该说‘我们跑不掉’,而应该说‘我跑不掉’才对,不要把我算上哦!

我们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作风,变得自私自利。如果我们不能够改掉这种弱点,这对我们一生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自私是人类的天性,就好像贪吃是人类的天性一样。自私虽然还算不上是邪恶,但它确实是一种坏的行为习惯。自私只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范围内表现出来。比如,3个人分10个苹果的话,自私自利的人想的是怎样才能得到4个。自私自利的人的目标是占小便宜,一旦得手就会窃窃自喜。

我们应该及时克服这种坏的行为习惯,否则,很可能会从损害他人的利益开始,直到损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最后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之后,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

远离自私必将成为我们人生永恒的一课,影响着我们今后的生活。我们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够逐渐培养出好的思想品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才能真正杜绝自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有人说,世界上最严寒的地方不是南极,也不是北极,而是只为自己着想不为他人着想的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私的巨大危害。

对我们来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事情,也不论大小轻重,都应该认真考虑各种利益问题,不能只想到自己而不想他人。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多为他人考虑。

某市郊区有一座水库,每年夏天都有大批的人到那里游泳。而水库是城市自来水工厂的重要取水源,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自来水厂在库区竖了许多禁止游泳的牌子,但效果并不理想,人们还是照游不误。

后来自来水厂换了所有的禁止类的标语,公告牌上写着:你家用的水来自这里,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保持水的清洁卫生。这下,库区中的游泳者一下子都不见了。

可见,人还是自私的,如果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多考虑一下,也就不需要自来水厂不停地更换公告牌了,就会自觉地不到那里去游泳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克服自私自利这种弱点,提升自己的理性。虽然与自私割裂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做到这一点,任何有价值的接近真善美的目标都会难以实现,并且终将被自私自利所拖累。

天堂之所以是天堂,是人们没有自私自利的心,都是为他人着想,都在相互分享。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私的心,他就会生活在天堂之中。反之,如果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他就好像生活在地狱之中。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告诉自己,不能自私自利。

这样做一做

1.学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是天下第一等的学问。俄国著名作家西比利亚克曾说: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2.懂得与别人分享,可以分享自己的东西,比如玩具、吃的,等等,从中体验给予所带来的快乐。当然,也可以分享自己快乐的心情,这会让我们远离自私自利,也与让我们和分享的人的友谊更加牢固。

3.在学校中经常考虑到同学的需求和集体的利益,要做到助人为乐,热爱集体。

4.积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捐款活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通过生活锻炼,就会克服自私自利的弱点。

智慧满行囊

自私的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换句话说,自私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客观行为。关于自私,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不同的说法。实际上,自私是人性的弱点,自私之心也是万恶之源,从根本上说,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的心理都是自私的表现。

北宋大文学家苏洵曾说: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可见,我们都不应该考虑到一己之私,而要为他人和社会着想。否则,到头来不仅会让自己一生美好的愿望付诸东流,而且很可能自己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14.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贪婪

被欲望操纵的人是不理智的,是贪婪的。一个贪婪的人会认为财富和地位代表一切,他在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也会迷失自我,因为欲望无止境,欲令智迷。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理智,都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能够克制自己欲望的人,才最有威信,也最容易成功。

方丈下山说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铜铸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方丈非常喜欢,想买下来。

可是店铺老板见方丈如此喜欢,要价5000元,一分钱也不能少。

方丈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了这件事。众僧都很着急,就问方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

方丈说:500元。

众僧唏嘘不已:那怎么可能?

方丈没有说话。

第二天,方丈让弟子们乔装打扮了一下。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侃价,弟子出价4000元,老板自然不卖。

第三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价,出价3000元,老板也没有卖。

就这样,直到第九天,弟子出的价格已经低到了300元。

眼见那一个个买主,一个比一个给得价低,老板很着急,他深深地自责自己太贪。他想:明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刻出手。

第十天,方丈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当即出手。高兴之余,老板另外赠送给方丈一具龛台。

方丈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着说: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不贪得无厌的人很少见,也就是说,人的欲求没有止境,很少有人愿意停留在已经有的生活水准上,总是想得到更多,想拥有更多,以此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

欲望诠释了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性弱点。要知道,贪得无厌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一个人在无休止地想要满足自己贪心的欲望时,他必将受到惩罚,就如同俄国作家普希金的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里的老渔妇一样,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

毋庸置疑,人们总是想拥有很多东西,甚至希望自己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试想如果有一天,如果世界上的人们都拥有让自己心想事成的魔力,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从前,有个人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他想要一块土地。首领说:好的,你从这儿往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儿之间的土地就都是你的了。

那人道谢后,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可是,太阳落山了,那人也没有走回来。原来,因为他想得到更多的土地,就一直向西走,结果走得太远,累死在路上。

现实世界中,永远不可能有不劳而获的童话,当我们哄骗自己沉浸在童话中时,也就迎来了现实中意志力的消失和幸福生活的消亡。

不可否认,世界上会有的人可以通过各种坑蒙拐骗、投机取巧的办法来获得一些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却相信大道光明、天道酬勤这样不朽的真理。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一个人获得的多少与他付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所以,做人首先要付出,只有这样,才会在物质和精神上有更多的收获,永远不要期待不劳而获。等待免费的午餐,只会使你变得消极、麻木,失去创造力,然后毫不犹豫地被社会抛弃。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所以人也有太多的欲望,但是很多欲望又得不到满足,从而变得痛苦不堪。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以清醒的心态和从容的步履走过人生岁月。放下贪婪,才能拥有理智的人生。

这样做一做

1.认识到欲望的害处,欲令智迷,欲是深渊,一旦陷入其中,将很难自拔。

2.学会知足常乐,不被贪婪的欲望所牵引,不贪图享受,永远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这对我们的人生有益无害。

3.懂得对欲望说不,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否则,越陷越深,永远没有快乐可言。

4.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不断从中获得激励自己的力量,让自己足具正念,从而让自己从欲望的邪念之中脱离出来。

5.要用智慧让自己摆脱诱惑性极强的、动物性的欲望,对他们大声说不。当我们用正念对待我们的人生时,我们就会远离欲望,就会让自己理智。

智慧满行囊

有人说:真理和谬论只差一步,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所谓恰到好处,学问就在这个恰字上,贪婪会让人失去理智,把握不好度,往往就会让事情走向它的反面。让我们从现在起,卸下身上沉重的包袱,让灵魂挣脱无止境的贪婪,用崭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这样才能安然进入梦乡。

其实,真君子应该以不贪为宝。不贪为宝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意思是,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贪了,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每个人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机会,以自己的实力来赢得胜利。如果有人得到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有一天也一定会加倍偿还、加倍失去的,这就正如儒家经典《大学》中所说的: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15.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该怎么办

换位思考,就是更好地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一个善于为他人着想的人,他的身边就会聚集更多的人,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他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越走越顺畅。懂得换位思考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个人难得的心境。

早上上班高峰时间。

一个人要上已经满员的公交车,他敲着门说:我都等了这么久了,里面的人有点人情味好不好,让我上去吧!

结果,车门打开了,这个人终于如愿以偿地上了车。当公交车驶入下一站时,同样有人敲门,想挤上这辆车。

这时,刚才那个人说话了:里面都这么拥挤了,外面的人有点人情味好不好,就不要上来了,等下一辆吧!

众人愤然。

很久以前,一位智者和一位帝王在濠梁上观鱼,他们的对话成为千古美谈: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

而另一则鱼和水的对话则流淌着一种温情,无比默契,让人醉心不已: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我能感受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的怀中。

这些对话蕴含着机智、理解与深情,也彰显了换位思考的机趣,令人深思!是啊,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多个角色,也离不开与人的交往!无疑,换位思考会让外面的生活更加美丽,会让我们人生充满温馨。

鸟儿在空中飞,它对在地上爬得如此笨拙的蜗牛不理解;蜗牛在地上爬,它对在空中飞得如此浮躁的鸟儿也不理解。如果它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蜗牛在地上爬,是成熟而不是笨拙;鸟儿在空中飞,是自由而不是浮躁。

其实,不仅是动物之间需要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换位思考。有人说:换位思考是获取理解的前提,是创造奇迹的动力,是获得尊重的途径。这话一点都不错,换位思考是一种谅解,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关爱,更是一种美德。

如果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该想到他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他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也不要同样对待他人;自己希望能够通达明理,就应该也帮助他人通达明理总之,要时刻不忘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他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人和人之间唇齿相依,认为自己独自一人就能生活得很好的想法是非常荒谬的。所以,要对他人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多一分善待和关怀,其实这就是帮助自己。

一个人如果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他人着想,温暖的阳光就会照耀在他人的身上,就会让他人多分享一些温暖;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他人着想,窗外的凉风就会徐徐地吹进来,让他人感受到清凉有时候,我们会抱怨老师真烦人,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但是,如果我们跟老师换一下位置,多替他想一下,身为老师,他不管我们,谁管我们?多听他唠叨几句,我们就会多一些人生经验,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如果学生与学校老师、员工与企业领导、孩子与父母、顾客与商家都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那么和谐社会的建立就指日可待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多一些换位思考呢?

这样做一做

1.遇事待人时,谨记一条原则:给他人留点余地。哪怕是一两句体谅的话,都可以保全他的面子,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其实,给他人留有余地,实际上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2.善待他人,将心比心。这样,常常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善待他人,还应尽量体会他人的难处,这样就不至于为一点小事而不能释怀了。

3.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与人与己都有益。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生活就会少一些挑剔与不快,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分和谐。

4.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世界将会更加和平、和谐、和美。因为,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

智慧满行囊

孔子创立了以礼、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这也是孔子思想学说最大的贡献。仁的核心思想是爱人,要求做人应该心地善良,同情别人,以友好、真诚的态度对待和帮助别人;在强调礼的同时,还强调做人要有善良之心,也就是要有仁德,仁德的具体表现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方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回答说:大概是‘恕’罢,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来说,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去推及他人,理解他人,对待他人。推己及人,替他人考虑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毋庸置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信条,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其实,这种替他人着想的国人智慧和道德情怀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仅是移除隔膜、消除误解的良方,更是一座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为了更好地理解别人,我们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

16.要宽恕,别想着报复他人

报复会让人生变得狭隘。报复不仅会对报复的对象造成威胁,而且对自己也有害。有人说,报复会让你的报复对象占两次便宜:一次是他冒犯你时,一次是你因报复他而被惩处时。可见,报复是一把双刃剑,在报复别人的同时又伤害了自己。所以,学会宽恕吧!

有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他们一边走,一边愉快地聊天。

突然,有一个人冲了出来,莫名其妙地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跑了。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让他去报复。朋友说:难道你怕那个人吗?

苏格拉底说:不,我绝不是怕他。

朋友又说: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

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踢它一脚吗?

朋友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有人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就越走越窄了!是呀,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宽恕他人,把报复心丢掉。

报复心会让一个人的神经处于亢奋状态,容易误解他人,对他人总有一种戒备和防范心理。长期下去,心胸会就会越来越狭窄,社交面也会缩小,很难与人相处,内心十分痛苦。实际上,当你报复别人时,正有一把剑刺向自己。

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你对别人表现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反应和回答。就好像你站在镜子前,你笑,镜子里的人也冲你笑;你哭,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哭;你叫喊,镜子里的人也冲你叫喊。

一个小男孩受到母亲的责备,他很气愤,就跑到山边,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从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

小男孩很吃惊,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会儿,他的气消了,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他开始后悔。于是,他又对着山谷喊道:我爱你,我爱你!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友好的声音在山谷里回答:我爱你,我爱你!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而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在自己的心上放了什么。是宽容,还是报复?一个人的涵养来源于他的修养,如果稍有委屈就想报复,他绝不是一个高贵的人。

人生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要种植宽恕,而不要种植报复。种宽恕会收获成功,而种报复则会收获失败。要知道,报复就像毒害我们血液的毒素一样,会侵蚀我们的生命。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有的是因为彼此隔阂,有的是因为一时误解。如果我们都能胸襟开阔,体谅他人,那么就可以缓和冲突;相反,如果心胸狭隘,即使芝麻小事,也能引起无休止的争吵,以致无法收场。

不要因为小事轻易就燃起怒火,鼠肚鸡肠,心胸狭隘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业。所以,莫让浮云遮望眼;而宽恕就好像冬日正午的阳光,能融化心田的冰雪,使之变成潺潺细流。惟有宽恕,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有理智的人,并不只是把怨恨掏干就满足了,他们还经常用梦想和热忱填满心灵的洼地。我们都在这世界上共同生存,本不该相互伤害和报复,而是应该相互扶持,这样大家才能和睦相处,共享幸福。宽恕他人,丢弃报复吧,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很美好。

这样做一做

1.多考虑报复的危害。在报复行为发生前,想一下报复行为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怎样的伤害。

2.找出产生报复的原因。如果能坦白检讨,我们会发现十次有九次,其原因在自己。所以,必须尽全力去克服。然后,可以回忆一下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3.学会用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去衡量他人的行为,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很多不满情绪的产生,就会为报复心的萌生断了后路。

4.加强修养,开阔自己的心胸。一般来说,有报复心理的人心胸很狭窄,容易受情绪影响,心理和面目都变得可憎。只有学会忍耐和宽容,提高自制能力,善于以自身良好的行为来感化他人,才有助于克服报复心。

5.学会心理换位。当我们遭受挫折或不愉快时,可以试着把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对方的苦衷,就会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不快,从而消除报复心。

智慧满行囊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也一种伟大的仁慈,更是让报复不复存在的重要法则。

从古到今,宽容都被圣贤甚至普通的百姓尊奉为做人和育人律己的第一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弥勒菩萨曾说:看穿破衲袄,淡饭随时饱;涕唾在脸上,不弃自干了;有人来骂我,我也只说好;有人来打我,我自先睡倒;他也省气力,我也无烦恼。这是何等的境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随着在生活中的不断磨砺,我们会逐渐认识到宽容对这个世界的宝贵。就像基督教教义的变迁:开始时,耶稣告诉人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后来,他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要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出去让他打;如果一个人要你的外衣,你把内衣也给他。

圣贤之所以成圣成贤,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宽容。

千万不要在一念之间,让报复的邪恶占了上风,到头来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最终会后悔莫及。千万不要再想报复他人了,就让漠然冲淡报复心吧!

做人的细节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