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章

  

永徽帝能知道自己不是林皇后亲生的原因,是因为林皇后没有专门瞒过这事儿,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前朝后宫那么多人,这事儿不论怎么瞒都瞒不住一辈子,林皇后索性就不去费那劲儿了,甚至还把那宫女调到了永徽帝身边当奶嬷嬷。

先帝极其爱重林皇后,甚至曾有过想要处死永徽帝的生母,以免她们母子日后生出什么嫌隙来,要不是先帝是天子,林皇后能当场喷死他。

好家伙,本来就不是亲的,你还再处死人家生母,这哪儿是怕生出什么嫌隙来啊,这是生怕嫌隙生的不够大呀!

林皇后出手给拦了下来救了那宫女一命,同时也透露给了永徽帝知晓,让他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免得给旁人招祸。

如果不是永徽帝对生母太殷勤了,对林皇后没那么殷勤,也不会引起先帝的不满,导致发生这么一桩事来,永徽帝收敛了态度,此后不敢再亲近孝顺生母,那宫女也因此整日惶恐不安,强撑了几年便撒手人寰了,那一年永徽帝刚刚十二岁。

先帝驾崩以后,永徽帝上位当了皇帝,他对母亲心怀愧疚,因为他从来没叫过生母一声母妃,甚至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致使母亲早逝,还因为他的生母到死都只是一个宫女,他本来想追封生母为皇后的,但却被满朝文武及宗室齐刷刷的给阻止了。

陛下啊,您搞搞清楚好不好噻,您能继承大统是因为您是正宫嫡子,冷不丁要认一个宫女为生母,还想追封为皇后,前者您可以做,但是后者却万万不行,大靖朝往上数八百年都没发生过这种丢人败兴的事儿。

而且您也得明白,您要是真认了宫女为生母,那您可就不是当正宫嫡皇子了,而是庶出皇子了。

这要是庶出皇子的话,可不好力压其他庶出皇子继承大统了,毕竟其他庶出皇子有贵妃生的,有昭仪生的,还有贵嫔生的,您这宫女生可真是一点竞争力都木有啊。

因为阻力过大,永徽帝刚登基也没有自己的班底,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朝文武把他亲妈贬了个一文不值,他还说不出什么不是来,因为严格说起来,他亲妈就是林皇后,不是小宫女儿。

林皇后不仅生得清丽脱俗,还聪明绝顶十分清醒,她从来没有妄想过能非亲生的儿子培养出亲生的感情来。

她在世的时候,不用自个儿动手,前朝就有人自发的用礼法把永徽帝压得死死的,就算养子当了皇帝,翅膀硬了有花花肠子了也不可能把她甩掉,更不能对她有一丝不敬,不然文人那唾沫星子能喷死他。

后宫中,她选了出身名门且手段心胸俱佳的柳氏为永徽帝的正宫皇后,又把柳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聘到了娘家当宗妇,还从娘家侄女中选了个长得最漂亮最没心眼脑子的侄女进宫陪伴永徽帝,从而确保娘家不会在她死后被永徽帝清算,也不会被未来的新帝忌讳,再之后那就不是她的事儿了。

林贵妃从礼法上来说是永徽帝的表妹,从感情上来说是永徽帝青梅竹马的小心肝,所以她敢理直气壮的和永徽帝闹腾。

之前她是脑子没转过圈来,被永徽帝忽悠了,只觉得江淮虽然长得丑了点,但人品好啊,还非常喜欢自己闺女,以后绝不会生出什么花花肠子来,才同意把闺女嫁给江淮的,结果闺女三番四次闹腾不说,这次还差点把命都给搭上了,她才彻底明白过来,那江淮人品再好、再喜欢婵儿,架不住婵儿不喜欢他呀,所以这婚事得作罢,完了还得补偿我婵儿。

永徽帝表面上看似是被林贵妃闹得没法儿了才改封安乐公主为楚国长公主,后又增加食邑至一千户,赐封地乐城。但从别名叫做盐城的乐城、偌大的皇庄、连绵的田产、占据了都城两条街的铺面以及正在加急建造中的超级豪华的公主府就完全暴露了他一点都不勉强的心态。

大靖公主的食邑是三百户,长公主的食邑是五百户,安乐长公主这一千户的食邑那是比照皇太子的规格来得,至于实打实握到手里的封地,那是藩王的待遇,而且还是藩王想都不要想的盐城。

当然永徽帝是不舍得闺女像藩王那样去封地生活,那离他十万八千里远的还不得想死他呀,所以他只是将乐城的税收给了闺女,治理地方的责任还是地方官员的任务。

长公主是皇帝姐妹才有的尊号,但有极个别极为受父皇宠爱的公主能直接从自家父皇那里得到长公主的尊号,比如汉武帝的第一个女儿卫长公主,比如在夜扣宫门这事儿发生前的安乐长公主。

而皇庄、田产、铺面、公主府等财产是公主的嫁妆,安乐长公主当年在出降的时候已经得过一波儿最高规格的了,现在又得了一波儿更高规格的,那身家把隔壁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皇子们都给馋哭了。

因为温和装失忆的缘故,在永徽帝和林贵妃眼里她瞬间就成了个啥都不懂的小傻子,这俩货手把手的教她学习,导致她这日子过得比高三学生都苦逼。

林贵妃教温和如何打理极其丰厚的嫁妆,一本一本厚实的嫁妆单子看的温和眼花缭乱。

永徽帝教温和大靖朝文化课,成套成套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学得温和一个头两个大。

向来是个好学生的温和变着法儿的逃课,永徽帝回回亲自下场去抓她,林贵妃乐呵呵的在一旁看父女俩花招百出的斗法。

日子就这么流水似的过着,温和仗着自己现在是特权阶级,不仅宫女內侍用的是相貌姣好,就连公主府的侍卫也是一水儿宽肩窄腰大长腿的小哥哥,带出去溜一圈,回头率百分百。

永徽帝被闺女自戕一事以及连着两次失忆的事儿给刺激大发了,任由她跟集邮似的收集美男、放浪形骸、花天酒地。

御史们也怕了这位一言不合就自戕的公主,御史台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都装瞎当哑巴,陛下都捏着忍着鼻子认了,俺们就更得罪不起了,由她去吧,反正这么奇葩的公主,大靖朝开国至今也就这么一位,俺们憋得住。

上行下效。

楚国长公主是陛下最宠爱的女儿,她恣意张扬、喜爱美色,那投其所好的人便犹如过江之鲫般数不胜数。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谁在楚国长公主面前挂了号,谁就有可能在楚国长公主和天子闲话家常时被顺嘴带出来,这名号要是一不小心被天子知道了,平步青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温和知道这些人的意图,但她装作不知道,就每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和便宜父皇说些新鲜见闻,至于那些个见闻里有才没才的家伙能不能得到重用那就不关她的事儿了,毕竟对于皇帝来说,一个不插手政事的女儿才是好女儿呀!

渐渐的楚国长公主就成了条通天大路的掌控者,但公主毕竟是公主,投机者们大部分都不是很乐意把自家清清白白的儿郎送到公主府糟蹋的,所以就有了亿点点曲线救国的人士出现,人家把自家漂漂亮亮的闺女送到了温和面前。

温和来者不拒,小哥哥有小哥哥的妙处,小姐姐有小姐姐的滋味儿,跟小哥哥玩得多了,同天子说起话来时还得费脑细胞斟酌一二,可是跟父亲说女儿家之间的趣事那就是绝对的畅所欲言百无禁忌了,但里头的信息量却只多不少。

很快就有人发现,女儿带给家中的价值不比儿子少,儿子常有不成器的,但女儿只要生了一张好脸,性子再活泼伶俐一点,很容易就能混到楚国长公主身边,得到公主的青睐,带回来大把的赏赐,有时候还能因为和公主玩得好,使父亲得到天子的赞誉,这可比费心培养儿子还容易不成器的收获多多了,就这样女孩儿在家中的地位开始逐渐拔高。

上层人士很容易影响底层人士,看重女儿的风气遍布整个贵族人家后,开始向底层人家中蔓延,打马游街的女孩儿越来越多,挑拣丈夫品貌双全的女孩儿也越来越多,不满丈夫和离独身养面首的女孩儿也越来越多。

人类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很大的,当上层社会中的风气开放起来,民间的风气就更开放了,毕竟饭都吃不饱了,还要啥三从四德啊。

倒是有老古板见不得这些伤风败俗的事儿,见天儿的上书弹劾,可问题是当这些“离经叛道”的女孩儿们尝到了自由的甜头以后,就再也不想过以前那种憋憋屈屈的苦日子了。

她们自发的向楚国长公主靠拢,花样百出的帮公主巩固在天子心中的地位,攫取天子更多的宠爱,从而使她们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乃至话语权,有天子无条件纵容和小姐姐们的暗中活动以及温和的撒娇卖萌,这些弹劾的结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了。

人啊,果然是不在沉默中死亡,就会在沉默中爆发。

当一个又一个的老古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流放或抄家或辞官后,温和默默的擦了一把汗,谁特么再跟我说古代女人对男人百依百顺到缺心眼的地步,我非跟他急眼不可。

围场春猎。

温和骑着柔顺乖巧的小母马哒哒的走在猎场中,她身边围着一群英姿飒爽容貌端丽的小姐姐们。

“嗖、嗖、嗖……”

小姐姐们拉弓搭箭,一只只毛茸茸的阔阔爱爱的小动物和大动物们纷纷哀鸣一声后倒在血泊中。

“晴娘,今日心情不好吗?跟我说说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欺负你,我给你出气去!”温和悄咪咪的拉上了气质超A、打猎超凶的小姐姐的手手,奶凶奶凶的说道。

这些年她算是被宠爱女儿没有一点下线的永徽帝和越来越多的智勇双全小姐姐们给整的手段越来越简单粗暴了,没事儿就是吃喝玩乐,有事儿就找永徽帝告状,然后等着二十四孝老爹给她出气。

“嗖!”

名唤楚晴的英气女子面无表情的将手中的箭矢洞穿了一头狍子的双眼,扭头委屈巴巴的说道:“还不是我家那个老头子,他几个儿子都不成器,挑不起家业,竟想拿我来填坑,让我嫁给宁阳侯当继室。”

第4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