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蹿到太医院报信的大力太监,马不停蹄的跑到太医院,气都还没来得及喘匀呢,就背起周院使和薛太医撒丫子狂奔,一边甩开两条腿拼命狂奔的同时,还能口齿清晰的将紫宸殿前发生的事故转述给两位太医,让他们好能提前准备一下。
这能提前准备啥呀!
全家老小的棺材吗!
两位太医从太监背上滑下来,远远瞧见那一地的鲜血,腿登时就软了,连滚带爬来到温和身边,周院使摸脉,薛太医狂撒止血药粉。
周院使的手刚一搭上公主雪白的腕子,那个心瞬间就拔凉拔凉的啊!
薛太医看着被鲜血浸湿的药粉,那个心也是拔凉拔凉的啊!
温和是学医的,本硕博连读班还提前毕业了,在校期间还兼修了心理学硕士学位,捅自己看着特恐怖但其实没啥大碍的一刀对于解剖技能满点,暑假还去屠宰场打过工的温和来说那是伸手就能来的事儿,催眠自己进入快要嘎嘣的状态那是不用伸手就能来的事儿,两厢加成唬得在场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
公主自戕不可怕,阔怕的是在紫宸殿前,当着亲爹、朝臣、侍卫们二话不说就把刀子送进了自己心口,完了还又拽了出来,这是生怕自己死得不够快啊。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利器入体不能随便乱拔,得专业人士来取出,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哒,在场的众人可不知道温和就是个专业到不能再专业的专业人士了,所以他们一致认为安乐公主这是真的想死啊,就因为驸马长得有点......额...好吧,那是非常的丑哇。
说实话,这种模样的人,别说给俺们家的闺女当丈夫了,就是给俺们家当跑腿儿的小厮,俺们都嫌他丢份儿,也不知道陛下是哪根筋搭错了,非得招这模样的人做驸马,补偿娘家也不是这么补偿的啊,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哪样儿不能补偿啊,非得把闺女给搭进去,这下好了吧,鸡飞蛋打了吧,俺们就在心中默默的问一句,您后悔不?
后悔!
永徽帝特么的要后悔死了,满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温和刚被抬进青露宫,林贵妃当场就翻着白眼晕了过去,向来镇定的林嬷嬷也瘫软在地,愣是咋扶都站不起来。
她是林贵妃的奶娘,在林贵妃还是个小小团的时候就贴着她的肉睡,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年她的丈夫去世、闺女又夭折了以后后,她是把一腔爱女之心都寄托到了林贵妃身上,才挣扎着活下来的。
小团子一天大过一天,出落得亭亭玉立,极得皇后娘娘的宠爱,因为时常进宫的缘故,和还是皇子的陛下有了情谊,在陛下登基后进了宫当了娘娘,还生了位粉团团的小公主,她又照看着小公主长大,这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平日里连层油皮都不曾破过的公主,就这么被满身是血的抬了回来,这谁受得住啊,明明出去的时候还活蹦乱跳的,怎么...怎么就整成这个样子回来了,林嬷嬷一大把年纪了,可顾不上什么宫规不宫规了,哭得那叫一个凄惨啊。
柳皇后收到消息后匆匆赶来,一进门就被浓郁血腥气冲得差点也晕了过去,可是林贵妃能晕她不能晕,林嬷嬷能嚎丧似的哭她不能哭,她得打起精神来收拾残局。
让人把哭得不能自已的林嬷嬷搀扶下去,知道她对林贵妃和安乐是一腔赤诚,可也不能当着陛下的面儿哭得这么惨,不知道的还以为陛下怎么着了呢。
青露宫现在是炸了锅乱了套,好在有柳皇后在,三下五除二就把青露宫中的一团乱麻给理顺了,胆子小不中用的统统都下去歇着,胆子大顶得住的被柳皇后指挥得团团转。
血衣被换下来,柳皇后心惊肉跳的赶紧让宫女把这血呼啦的玩意儿拿出去处理掉,伸手掖了掖被角,摸了摸温和凉翁翁的额头,劝道:“陛下,安乐实在是不喜欢驸马,您就成全她吧,真要是因为这事儿把孩子给逼死了,那可真就悔之晚矣了呀!”
永徽帝哽咽道:“离,这就离,朕这就下旨让婵儿与阿淮和离,再也想不到这丫头竟会这么讨厌阿淮,宁可死也不肯跟他好好的过日子。”
柳皇后心中大不敬的翻了个白眼,我的陛下哟,也就您这个当舅舅的觉得江淮天上有地上无的了,其他人可真是有一个算一个都瞧不上那泥腿子。
温和闹腾一番后成功和离,闭着眼睛安然的养病去了,文大夫可就坐蜡了。
他在陛下训斥的温和的时候,还挺开心的,结果没想到温和毫不犹豫就捅了自己心口一刀,正儿八经的诠释了什么叫做“跟这么丑的人过一辈子,还不如去死”的概念。
他当时就呆若木鸡了,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安乐公主居然真的敢喋血紫宸殿,明明之前寻死觅活的时候都只是做做样子故意逼迫陛下让步的,怎么这次...这次就敢来真的了呢!
臣子在紫宸殿前自戕还能留个犯颜死谏的美名,可把公主逼得自戕能留下个啥,不畏强权维护礼教的美名?
可拉倒吧,说到底公主和驸马是否夫妻生活和睦,是否因为感情不谐想要和离,那都是陛下的家事,毕竟驸马不入朝为官,就担了个虚名闲职,所以公主对驸马是否跋扈、是否娇纵、是否不可理喻,那都和御史们没啥大关系。
御史们先前弹劾安乐公主是因为她烧了公主府和夜扣宫门的罪过才上书的,可不是因为公主不给驸马好脸色看才上奏弹劾的,结果没想到文大夫过于上纲上线了,非得揪着公主的礼数说事儿,这下好了吧,说出大事儿来了吧。
这次其实也就是做了个样子,但温和的心计手段可比养在深宫中只会大呼小叫的傻白甜公主高明多了,所以她得偿所愿,文大夫肉眼可见的要完犊子了。
现在永徽帝的心神都牵挂在生死不知的闺女身上,顾不上处置找事儿的文大夫,等回过神腾出手来,必定会变着法儿的整死他。
刑部尚书一回到家,就寻老妻叙话,一边喝着上好的六安瓜片,一边轻描淡写的说道:“找个机会,把老二家的处置了吧,事儿做得隐晦点儿,别让人看出破绽来。”
他的妻子云氏闻言一惊,忙放下茶盏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回来就喊打喊杀的,老二家的怎么着你了,你不心疼她,也不心疼心疼四郎啊!”
刑部尚书和妻子有三个嫡子,老二就娶了文大夫的嫡女,年前刚生了个大胖小子,在孙辈中排行第四,所以唤作四郎。
“姓文的那个老匹夫今天在紫宸殿前死谏逼迫陛下处置安乐公主,结果他倒是没死成,反倒是把安乐公主给逼得自戕了,你说日后陛下还能容得下他吗?虽说祸不及出嫁女,但咱家要仍然和他家是亲家,陛下心里能不犯嘀咕,这一家子老小的前程还要不要了?”刑部尚书喝尽了一盏茶,想了想又道:“小孩子身体娇弱,晚上给他吹吹风,让他先走一步,随后让他娘以丧子之痛郁郁而终。”
何至于如此啊?”云氏劝道,儿媳妇是外人治死也就治死了,日后还能再娶,孙子可是自家的骨肉啊。
刑部尚书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公主自戕用的是陛下当年送她的诞生礼,捅得是自己的心口,还说这不是在做傻事,而是在及时止损,最后还来了一句人间不值得。这两句话,字字句句都是在往陛下心口眼里戳,你觉得陛下回过神来以后能只处理姓文的老匹夫而不迁怒旁人吗?”
我觉着不能,云氏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说这亲家也真是的,满朝文武还不够你参的,非得往公主身上伸手,还是陛下最宠爱的公主,真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刑部尚书虽然冷酷了些,但他猜测的的确不错,安乐公主脱离危险期后,永徽帝一扭头就寻了文大夫的错处,文大夫有四子三女,其中只有一子一女是嫡出,其他都是庶出,永徽帝在整治他的时候,可不管嫡出还是庶出,统统剥夺了他们的官位功名,把他们全家老小都发配到边疆吃沙子了。
至于出嫁女,永徽帝虽然没有小心眼儿到亲自出手整治文大夫出嫁女的份儿上,但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的家伙,永徽帝稍微露出一点对文大夫亲家的不喜,文大夫的闺女就遭了秧。
文大夫共有三个亲家,像刑部尚书这么有先见之明提前弄死儿媳妇和孙子的人只此一个,但见风使舵随后磋磨死儿媳妇的也有俩,就这样甭管是文大夫的嫡女还是庶女都病亡了,就连她们的子女都前前后后的夭折了。
温和对此一无所知,她故技重施,从“昏迷状态”中苏醒后,又说自己失忆了。
当她睁开眼睛再次问林妃:“你是谁?”的时候,林贵妃那目瞪狗呆的表情与第一次包容宠溺的表情截然不同,温和这才明白过来,合着上次人家根本就没相信她是失忆了,而是以为闺女因为驸马的事儿在故意作妖呢。
真是大意了!
温和之前还以为林贵妃被三从四德教傻了的古代女人,没想到人家是觉得自己智珠在握,看透了闺女的小手段而任由她胡闹呢,这次温和又整了这么一出,再加上先前的凶险,才让林贵妃后知后觉的品出味儿来,闺女这次和上次是真的被那丑驸马整得失忆了,不是装的啊。
这下可不得了,林贵妃又哭又闹得向永徽帝撒泼,整得永徽帝一个头两个大。
林贵妃是永徽帝的嫡母、也就是仙逝了的母后皇太后的、也就是先帝的原配皇后的亲侄女。
永徽帝的生母不过是林皇后宫里的一个宫女,有幸在林皇后身子不方便的时候伺候了先帝一回,然后一发就中怀上了龙嗣,十月怀胎后生下了皇子,也就是现在的永徽帝。
彼时林皇后无子,偏这孩子又出生在自己宫里,生母还这样卑贱,林皇后心思一动,便决定将这孩子养在自己膝下,先帝耳边吹了枕头风,永徽帝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被记在了林皇后名下,成为了中宫嫡子。
自此后从礼法上来说永徽帝就是林皇后亲生的儿子,与那宫女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林皇后从没有特意磋磨过这个宫女,当然也没有专门提拔这个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