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章

  

收拾好餐车,叶婉婷回到家里。

餐车上有烹饪所需的锅碗瓢盆,她只需要购买食材和调料就可以直接开始摆摊。

不过在此之前,她还需要确定摆摊的位置。

菜谱分析箱每天只能分析一次,考虑到随机性和性价比。

明天不一定能分析出,比火鸡面级别更适合的菜谱。

毕竟成本摆在那里,一份火鸡面的成本也就1~1.5元之间,就算只卖3块,也有1~2倍的利润。

那么,她现在要考虑的则是火鸡面这种产品,在哪些地段售卖会更加适合。

写字楼?不行。

工厂附近?也不行。

市场?也不对。

学校?

叶婉婷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首先,学校附近人流量极大。

学生的消费能力虽然有限,但胜在数量庞大。

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美食的接受度高。

尤其是像火鸡面这种具有刺激性和重口味的食物,很容易吸引小孩子的注意。

而且学生们的消费时间相对集中,只要忙中午和下午放学这两个时间点就可以。

想到这里,叶婉婷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她立刻打开手机地图,搜索了附近几所学校的具体位置,并逐一分析每个学校附近的地段情况。

经过一番对比,她最终选择了距离家只有2公里的一所重点初中——羊城三中。

她们当初之所以会买现在这套400多万的学区房,为的就是以后孩子能就读这间重点初中。

能在这里读书的,要么就是本地的土著,要么就是能买得起学区房的家庭。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经济能力都很强。

有了目标,她立刻出发。

很快,她就赶在了学生下午放学之前,抵达了羊城三中。

由于政府的规定,所以距离学校100米范围内是不允许摆摊的。

于是,在距离三中一百米外,出现了一条整齐的小吃街。

卖煎饼果子的,卖淀粉肠的,卖烤冷面的,还有卖炸串和奶茶的。

林林总总一共几十个摊位,叶婉婷来到一个奶茶摊,前面随便点了一杯柠檬茶。

在老板制作柠檬茶的期间,就已经问出了这边摆摊的规矩。

不需要摊位费,但每天需要交30块钱的清洁费,一个月下来就是900块。

另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矩,新摊主不能占用老摊主的位置。

这就意味着除非老的摊主不干了,否则新摊主能拿到的位置基本上是比较偏僻的。

对此叶婉婷也没有太过在意。

这条小吃街加起来也就几十米,酒香还不怕巷子深。

她相信以她火鸡面的美味程度,只要有第1批顾客,就不担心日后的销售情况。

一边喝着柠檬茶,她一边观察着小吃街内的价格。

由于面对的都是初中生,这边的食物价格明显比其他地方的小吃要更低。

一杯柠檬茶只要3块,一小份蛋炒面是5块,一个汉堡只是6块。

大部分的定价都在3~8块之间。

离开了小吃街,她坐车来到了附近的菜市场,购买了所需的食材以及一些打包工具。

火鸡面的制作非常简单,而且制作了之后还能存放不短的时间。

她完全可以在学生放学之前把火鸡面做好,然后进行打包。

等学生放学的时候,她只需要负责打包和收钱就可以了。

另外,定价她也想好了,一份五块钱。

因为其他摊位大部分的面食定价都在4~5块之间。

虽然她对自己的火鸡面很有信心,不过毕竟初来乍到,她也不想太过特殊。

枪打出头鸟,这种事情她还是懂的。

而且,5块钱的售价已经比她一开始预计的三块要高了不少。

这样算起来,一份火鸡面的利润足足有3.5元。

要是一天能卖出200份,一天就是700块的利润,一个月除去节假日也能挣到1万多。

怀着对于明天的美好期待,叶婉婷很快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

叶婉婷简单的洗漱了一下,便开着餐车来到羊城三中旁边的那条小吃街。

等她出现的时候,小吃街上已经有不少摊位开始准备各种食材。

看到突然出现了一台之前没见过的餐车,而且还是非常醒目的粉红色,不少正在忙活的摊主都投来了注目礼。

叶婉婷小心的把车停在小吃摊最末尾的地方,昨天她已经观察过了这个位置并没有人摆摊。

粉红色的餐车刚刚停下,立刻就有一个戴着红袖章的大妈快步走了过来。

大妈上下打量着有些清秀的叶婉婷。

“新来的?”

叶婉婷点点头:

“是的,阿姨。”

大妈打开腰上的小挎包,从里面取出一小沓手写的收据。

“规矩懂吧?一天30块的清洁费。”

叶婉婷麻利的掏出手机把30块钱扫了过去。

听到转账提醒,大妈把收据递到叶婉婷的手里。

“一些大件的垃圾还是要自己清理,不然明天就别来了,懂吗?”

说完,便回到角落继续刷起短视频。

叶婉婷将收款码以及价格表挂在餐车前面,随后便开始准备食材。

【优秀】【品质加0.2】

【完美】【品质加0.4】

······

不远处,一些熟悉的摊主看着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叶婉婷,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

“这么漂亮的女孩,也出来摆摊?”

“你这话说得漂亮就不能摆摊了??”

“要我说,这么漂亮直接在家里开直播,估计都比摆摊挣得多。”

“说不准人家就是来直播的,这叫另辟蹊径。”

“火鸡面?这是什么面怎么从来没听过?”

“我估计就是一时兴起,过来凑个热闹,要不了几天就得滚蛋了。”

“我看也是!”

········

这些人说话并没有特地压低声音。

特别是一些卖面食的摊主,说话的声音格外大,也格外难听,似乎就是故意说给叶婉婷听的。

对此,叶婉婷只能装作没有听见。

同行就是冤家。

学生数量就那么多,多一个卖面食的摊位,其他卖面食的生意自然而然就会变差。

这个道理她懂,其他摊主更是明白。

所以,对于其他摊主可能的排挤,她心中其实已经早有预料。

眼下这种只是嘴上说说的情况,在叶婉婷看来已经相当温和。

第3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